第87章 反炮兵雷达,研制完成!(1 / 4)

加入书签

金陵的秋意渐浓,梧桐叶在风中沙沙作响,带着收获的喜悦,也裹挟着一丝紧迫感。

当高明伟一行四人风尘仆仆地返回第十四研究所时,他们带回的不仅仅是与龙阳军工厂初步建立的合作关系,更有一份沉甸甸的、足以颠覆他们原有认知的震撼和一份重新燃起的、夹杂着复杂情绪的希望。

他们离开龙阳时的心情,与来时已是天壤之别。

来时,是带着“国家队”的矜持和对“地方小厂”的些许轻视,准备进行一次以我为主、指导配合的技术交底;走时,却是揣着满腹的惊疑、敬佩,以及对那个年轻得不可思议的“姜副总师”深不可测的技术实力的敬畏。

李真,这位所里公认的年轻才俊,一路上几乎没怎么说话,只是反复摩挲着笔记本上潦草记录的LNA电路草图和几个关键参数,眼神中充满了以往从未有过的专注和……挫败感。

他脑海里挥之不去的,是姜晨在简陋实验室里,轻描淡写地展示那个“乞丐版”LNA样品时的情景,以及自己脱口而出的那句“真他娘的是个天才”。

这句话,不仅是对姜晨的评价,更是对自己以往骄傲的一种无声粉碎。

张建军则兴奋地与高明伟、孙慧低声讨论着“一体化天线基板”的可行性。

他们的兴奋并非空穴来风。

就在他们离开龙阳的前一天,姜晨在送他们去车站的路上,“恰好”从他的那个军绿色挎包里,拿出了一个小小的、用油纸包裹的东西。

“高工,您之前提到想要个材料样品看看,”姜晨的语气随意得像是从口袋里掏出一块糖,“这是我们最近试制出来的一小块,性能还不稳定,加工得也粗糙,您几位是专家,帮忙看看,提提意见。”

那是一块约莫巴掌大小、闪烁着特殊金属光泽的银灰色方块。

高明伟接过来时,第一个感觉就是——轻!

与其金属质感完全不相称的轻!

紧接着,他试图用手指按压,却发现其硬度惊人,指尖传来的只有冰冷坚硬的触感。

“这是……”高明伟的声音有些不确定。

张建军和李真也立刻围了上来,眼神发直。

他们伸出手,小心翼翼地触摸着、掂量着这块神秘的金属块。

“铝基……碳化硅颗粒增强复合材料的初步样品。”姜晨报出了一个让他们既熟悉又陌生的名词,“我们内部代号叫MC-S75。比强度很高,热膨胀系数低,理论上非常适合做精密结构件。”

MC-S75!

虽然代号陌生,但“铝基碳化硅复合材料”这个概念,他们这些顶尖研究所的专家,或多或少在国外文献中看到过!

那是世界前沿的新材料研究方向!

但谁也没想到,竟然能在龙阳军工厂,在一个年轻技术员的手中,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样品!

这块小小的金属方块,如同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彻底击碎了他们心中最后一丝疑虑!

也让他们对姜晨之前提出的“一体化天线基板”方案,从将信将疑,彻底转变为深信不疑和无限期待!

带着这份沉甸甸的样品和更加复杂的心情,高明伟四人回到了十四所。

他们的汇报,在所内引起了轩然大波。

当那块MC-S75样品摆在所领导和材料专家面前时,整个会议室都沸腾了。

无数的疑问、猜测、以及对龙阳厂和姜晨本人背景的深入调查迅速展开。

然而,无论外界如何猜测,十四所与龙阳厂的合作,却在一种全新的、更加平等甚至隐隐以龙阳厂(或者说姜晨)为主导的氛围中,高速运转起来。

接下来的三个月,成为了龙阳军工厂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也成为了“前哨一号”反炮兵雷达项目从蓝图走向实物的关键攻坚期。

龙阳军工厂,这座原本以生产枪炮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