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姜师傅可真是他娘的天才(1 / 6)
高明伟一夜没怎么睡好。
昨夜那场内部碰头会带来的震动和焦虑,并没有随着新一天的到来而消散,反而像一层无形的阴霾,笼罩在十四所四位专家的心头。
脑海里反复回荡着姜晨那自信笃定的声音,黑板上那颠覆性的草图,以及电话里林副所长那充满压力和无奈的指示。
一方面,是对姜晨提出的“一体化天线基板”方案既期待又不敢完全相信;另一方面,则是被己方LNA模块研制困境压得几乎喘不过气。
向龙阳厂方面,向那个年轻得过分的姜副总师,去请教LNA相关的问题?
说实话,高明伟内心深处对此几乎不抱任何希望。
这就像是让一个小学算术老师去指导大学教授解决微积分难题一样,听起来就荒谬。
雷达核心的低噪声放大器技术,那是微波电子领域最前沿的阵地之一,涉及到深奥的电磁场理论、半导体物理、以及极其精密的电路设计和制造工艺。
十四所集中了国内最顶尖的专家,动用了最好的设备,都啃不下这块硬骨头,指望一个主攻机械制造的工厂,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
但是,林副所长的指示,与其说是命令,不如说是一种责任共担和信息共享的要求。
高明伟明白其中的深意。
这次“前哨一号”项目是军工联合,龙阳厂是重要的合作伙伴,不是可以随意使唤的下属单位。
遇到了足以影响整个项目进度的重大技术难题,理应向合作方坦诚布公地通报情况。
这既是基本的合作态度,也是一种责任分摊。
万一将来项目因为LNA问题而延期甚至失败,至少十四所尽到了告知义务,不能被指责为刻意隐瞒、耽误全局。
更何况,经历了昨天下午的“认知刷新”,高明伟也不敢再百分之百地否定任何可能性了。
那个姜晨,实在太不寻常。
万一……万一他真的有什么他们不知道的“奇遇”或者“偏方”呢?
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希望,在当前这种困境下,也值得去尝试一下。
抱着这种复杂而矛盾的心态,高明伟召集了其他三人,简单通报了昨晚与林副所长的通话内容和指示。
“什么?还要去问他LNA的事?”李真第一个跳了起来,脸上写满了不情愿,“高工,这不是开玩笑嘛!我们自己都搞不定,去问一个外行?他能懂什么?到时候别给我们瞎指挥一通,添乱就不错了!”
“小李,注意态度!”高明伟皱眉打断了他,“这是林副所长的指示,也是我们作为合作方应尽的义务。我们不是去请教,是去通报情况,交流看法。明白吗?就算他不提任何有价值的建议,至少我们要把姿态做足,把情况说明白。”
张建军也劝道:“是啊,小李,别带着情绪。昨天姜副总师那个天线基板的想法,不也让我们很意外吗?或许……他在电子方面,也真有点我们不知道的门道呢?”他心里其实也觉得希望渺茫,但相比于完全绝望,总还愿意抓住一点点虚无缥缈的可能性。
孙慧则比较冷静:“我认为高工说得对。从项目管理的角度,信息透明和责任共担是很重要的。我们主动沟通,至少在程序上是正确的。”
最终,在“通报情况”、“交流看法”的名义下,李真虽然依旧满腹牢骚,但也只能不情不愿地接受了这个决定。
于是,在第二天的项目对接协调会上,气氛变得有些微妙。
会议开始,高明伟先是按照林副所长的指示,郑重地向姜晨提出了请求:“姜副总师,关于您昨天提到的‘一体化天线基板’方案,我们回去后进行了认真的讨论,也向所里做了汇报。林副所长对此非常重视,认为这是一个极具潜力的创新方向!我们希望……如果贵厂方便的话,能否尽快提供一小块技术验证样品,让我们对材料性能和加工精度有一个更直观的了解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