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我有一些不太成熟的想法(2 / 4)

加入书签

人才,拥有最先进的仪器设备,虽然相比国际顶尖水平仍有差距,但却承担着国家最核心、最前沿的雷达研制任务。

其地位之高,资源之丰厚,技术实力之强悍,绝非龙阳军工厂这种以传统机械加工为主、隶属于省国防工办(虽然即将升级,但毕竟还没正式批文)的军工厂所能比拟的。

在十四所这些自诩为电磁领域专家的科研人员眼中,龙阳厂或许在造枪造炮方面有两把刷子,但要涉足雷达这种高精尖的电子系统?

那简直是门外汉闯入了内行的地盘。

至于姜晨本人,他们来之前自然也做过一些了解。

知道他是个大学生。

但这在十四所并不稀奇,所里每年都会分配来大批来自全国重点高校的毕业生。

也知道他主导了63式步枪的成功改进,甚至可能还听说了一些关于他引进尼亚罗马机床的传闻。

这些成绩,在轻武器或机械制造领域,或许确实值得称道。

但是,在雷达专家看来,步枪的改进,无非是在成熟的机械原理上进行优化和缝合,其技术难度和系统复杂度,与设计制造一部需要处理复杂电磁波、进行高速运算、对抗干扰的现代化雷达系统相比,完全不在一个层级上。

因此,尽管来之前,他们的副所长林浩,也是这次“前哨一号”项目的总设计师,特别交代过,要尊重合作单位,要认真听取龙阳厂同志的意见,特别是这位年轻的姜副总师的想法。

但这种“尊重”,在他们内心深处,恐怕更多的是一种顾全大局的“程序需要”和给上级领导面子的“姿态”。

他们内心深处恐怕早已认定,这次合作的主角,毫无疑问是技术实力雄厚的十四所。

龙阳厂的角色,无非是利用其现有的机械加工能力和场地,承担雷达的“外壳”制造、机械结构的组装、以及一些技术含量不高的辅助任务。

说得难听点,就是打下手、做配套、干点脏活累活。

至于那个“副总设计师”的头衔,或许更多的是为了平衡关系、调动龙阳厂积极性的一种“安抚”吧?

正是基于这种心态,他们此刻看向姜晨的目光,才会显得如此复杂。

既有对年轻人取得成绩的些许好奇,更有对“外行领导内行”的潜在疑虑和不以为然。

姜晨将这一切看得分明,但他脸上并未表露出来。

他知道,任何言语上的辩解都是苍白的。

想要赢得这些“国家队”专家的真正尊重,唯有拿出实实在在的技术实力和成果。

“高工,各位专家,”姜晨率先开口,打破了微妙的气氛,语气平和而自信,“首先,我代表龙阳军工厂,热烈欢迎各位的到来!‘前哨一号’项目,是军区和上级交给我们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能与十四所这样的顶尖科研单位合作,我们深感荣幸,也倍感压力。”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座的每一个人:“我们深知,在雷达核心技术领域,我们龙阳厂与十四所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这次合作,我们主要是承担雷达结构件的制造、系统总装集成,以及部分辅助电子设备的生产任务。我们一定会严格按照十四所提供的图纸和技术要求,保质保量地完成我们负责的部分,全力配合好十四所的工作,绝不拖项目的后腿!”

他这番话,姿态放得很低,主动承认差距,明确自身定位,倒是让高明伟等人微微有些意外。

原本准备好的一些敲打和强调的话,反而不好说出口了。

高明伟点了点头,脸上的表情也缓和了一些:“姜副总师客气了。项目是大家的,分工虽然不同,但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尽快拿出合格的装备,满足前线急需。我们十四所自然会承担起核心技术攻关的重任,但雷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结构制造和总装集成的环节同样至关重要,离不开龙阳厂这样实力雄厚的生产单位的大力支持。”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