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颜延之《陶徵士诔》(8 / 11)
10. 在众不失其寡,处言每见其默:
在人群中仍保持自己的孤独,与人交谈时常常沉默寡言。
11. 少而贫苦,居无仆妾。井臼弗任,藜菽不给:
他年少时贫困穷苦,家里没有仆人。连打水舂米的力气活都难以承担,野菜豆类也供应不足。
12. 母老子幼,就养勤匮:
母亲年老,孩子年幼,他尽力奉养但生活物资匮乏。
13. 远惟田生致亲之议,追悟毛子捧檄之怀:
他追思田过关于侍奉双亲的主张,领悟到毛义捧檄为官是为了奉养亲人的心情。
14. 初辞州府三命,后为彭泽令:
起初他辞谢了州府的多次任命,后来做了彭泽县令。
15. 道不偶物,弃官从好:
由于自己的思想与世俗不合,他便弃官去追求自己的爱好。
16. 遂乃解体世纷,结志区外,定迹深栖,于是乎远:
于是他摆脱世俗的纷争,立志于尘世之外,隐居在深山中,从此远离尘世。
17. 灌畦鬻蔬,为供鱼菽之祭;织絇纬萧,以充粮粒之费:
他浇灌菜畦,卖菜为生,用来供应祭祀用的简单食物;编织麻鞋、芦席,来补充粮食的费用。
18. 心好异书,性乐酒德,简弃烦促,就成省旷,殆所谓国爵屏贵、家人忘贫者与:
他喜欢奇异的书籍,生性爱酒,摒弃繁琐的事务,养成了简约旷达的性格,大概就是所说的能摒弃国家爵位的尊贵,使家人都忘却贫穷的人吧?
19. 有诏征为着作郎,称疾不到:
朝廷下诏征召他为着作郎,他称病不去。
20. 春秋若干,元嘉四年月日卒于浔阳县之某里:
享年若干岁,在元嘉四年某月某日在浔阳县某里去世。
21. 近识悲悼,远士伤情,冥默福应,呜呼淑贞:
近处相识的人悲痛哀悼,远方的人士也为之伤情。行善得福的报应难以知晓,唉,多么善良正直的人啊。
22. 夫实以诔华,名由谥高,苟允德义,贵贱何筭焉:
人的德行靠诔文来显扬,名声因谥号而更加崇高,如果符合道德正义,贵贱又有什么可计较的呢?
23. 若其宽乐令终之美,好廉克己之操,有合谥典,无愆前志:
像他具有宽厚安乐善终的美德,喜好廉洁、克制自己的操守,符合谥法的规定,也不违背他生前的志向。
24. 故询诸友好,宜谥曰‘靖节征士’:
所以询问他的各位好友,认为应该给他定谥号为“靖节征士”。
诔辞
1. 物尚孤生,人固介立,岂伊时遘,曷云世及:
万物崇尚独自生长,人本来就应该特立独行。这哪里是因为遇到了好时机,又怎么能说是世代相传的呢?
2. 嗟乎若士,望古遥集,韬此洪族,蔑彼名级:
唉,像陶渊明这样的人,追慕古代的贤人,隐藏自己出身大族的身份,轻视那些功名官爵。
3. 睦亲之行,至自非敦,然诺之信,重于布言:
他和睦亲族的行为,出于自然而非外力督促;他信守诺言,比季布的话还重要。
4. 廉深简洁,贞夷粹温,和而能峻,博而不繁:
他廉洁深沉,简约高洁,坚贞平和,纯粹温良,温和之中又有峻峭的一面,学识广博却不繁琐。
5. 依世尚同,诡时则异,有一于此,两非默置:
依顺世俗就会随波逐流,违背时俗就会被视为怪异,这两种情况只要有其一,都不能默然置之。
6. 岂若夫子,因心违事,畏荣好古,薄身厚志: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