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广积粮,缓称王(2 / 4)
所需资金。
同时,省府与长治、晋兴银行共同签订一份财政担保协议,用长治的财政收入对此债券进行担保。”
阎长官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黄花梨扶手,发出沉闷而规律的笃笃声。
他脑中飞速盘算:
领航者公司如今已是晋东南首屈一指的实业巨擘,其名下产业价值不菲,担保力确实足够;晋兴银行在晋东南的信誉有目共睹,由其承销,比督军府强行摊派或找外国银行,阻力小得多,也隐蔽得多!而那设立优先批次和财政担保的提议,更是巧妙地将他的急迫需求与长治的长远建设捆绑在了一起,用长治的信用和未来来救太原的眼下急需的财政困难!
“好一个自己借,自己发!”阎长官眼中精光闪烁,先前笼罩的阴霾似乎被撕开了一道口子,声音里透出几分振奋,“以长治之信,解三晋之急!妙!晋兴银行承销,领航者担保,此策,可行!”
然而,他眼中的兴奋并未持续太久,随即被更深的忧虑所覆盖。
他话锋一转,带着一丝痛心疾首的沉重,将话题引向了更根本的痼疾:
“砚哥儿,此策解了眼前的渴。但根源呢?
根源不除,今日之困局,明日必重现!甚至变本加厉!
太原府那本账,我看得透心凉!”
他的声音在暖意融融的书房里显得有些激越,带着上位者罕见的自我剖析与愤怒,“田赋旧册折征,抛荒严重,实收不足六成,却还在按旧额摊派!
厘金关卡林立,雁北、晋南那些军头,截留三成如同家常便饭!
盐税被私盐冲得千疮百孔!
更有那层出不穷的亩捐、剿匪捐、国防捐、军事公债!名目之多,税吏之狠,如蝗虫过境!
百姓苦不堪言,商户怨声载道!
这哪是理财?这是刮地皮!是杀鸡取卵!是竭泽而渔!”
他猛地一拍扶手,语气更加沉痛:
“这种混乱、掠夺式的财政,绝非长治久安之道!它就像一剂慢性毒药,正在侵蚀我山西的根基!
于社会:民力枯竭,怨气郁积,盗匪滋生,流民遍地!长治能收拢数十万流民以工代赈,靠的是活路与希望!太原及他处,却还在制造新的流民!此非治国之道,实乃祸乱之源!
于百姓:税负之重,已远超其承受之力!辛苦劳作一年,所得大半充作捐税,何以养家?何以糊口?民不安,则国不宁!
于军队:军饷拖欠,士卒生怨!纵有精良器械,若无饱暖忠心,何来战力?靠克扣、摊派维系,终非长久,更易生哗变!
于工商:税卡如林,捐费如毛,商旅视为畏途!本地工坊主,辛苦经营所得,大半被各种捐、费、债抽走,何来资金扩大生产?何来动力改良技术?工商凋敝,则财源枯竭,恶性循环!”
阎长官一口气说完,胸膛微微起伏,书房内一时只余他沉重的呼吸声和暖气水流的低吟。他将山西财政最深沉的积弊,血淋淋地剖开在林氏父子面前。
林砚静静地听着,小脸上没有任何惊讶,只有一种洞悉一切的平静。待阎长官说完,他才缓缓开口,童音依旧清亮,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如同磐石般的力量:
“阎伯伯所言,字字见血。此等财政,确如毒瘤,不除,山西难安。上月书房,砚儿曾言广积粮,缓称王。此六字,不仅用于建军,更应成为治理三晋的总方略,自然,也包括财政!”他小小的身体坐得笔直,目光灼灼如星火:
“广积粮——开源培本,藏富于民,藏富于长治久安之基业!”
“其一,清丈田亩,革新税制:立即着手全省土地清丈!抛荒之地,查明原因,或招垦,或缓征。按实有、实耕、实产重新厘定田赋!废除一切按旧册折征、层层加码的陋规!此乃根基,根基正,则民心安,赋税源方可稳固。”
“其二,整顿厘金,畅通商路:裁撤省内重复无用之厘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