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广积粮,缓称王(1 / 4)

加入书签

林家村·林宅书房

1913年12月5日·暮

窗外,是1913年岁末潞城盆地特有的凛冽。寒风卷着细碎的雪粒,抽打着新糊的玻璃窗,发出沙沙的轻响。

然而书房内,铸铁暖气片散发着恒定而熨帖的暖意,驱散了所有寒意,只余下壁炉里松木燃烧时偶尔爆裂的噼啪声,以及空气中弥漫的淡淡墨香与松烟气息。

巨大的玻璃窗隔绝了外界的严寒,却将新村星星点点的灯火、远处工业区隐约闪烁的弧光,以及新栽桑树在雪幕中倔强的剪影,框成了一幅静谧而充满生机的画卷。

阎长官负手立于窗前,背影在暖黄灯光下拉得很长。

良久,他才缓缓转过身,第三次坐回那张宽大的扶手椅。

对面,林永年沉稳如山,而安静坐在小凳上的林砚,则用那双清澈的眼睛迎接着他的目光。

“永年,砚哥儿,”阎长官的声音低沉,开门见山,“太原那本账,你们也清楚了。窟窿在那里,火烧眉毛!”

他的语速不快,每一个字都像沉重的石块砸在地毯上,带着不容置疑的急迫。

“省府那班人,只会看着账册冒冷汗,拿不出半点切实可行的章程。我这趟来,是向你们讨个破局的方子。”

书房内一时陷入沉寂,只有暖气水流低吟,壁炉里的松枝偶尔发出轻微的爆裂声。

林永年微微垂首,似乎在斟酌着最恰当的言辞。这时,林砚抬起了小脸,目光清澈而直接,没有丝毫犹豫地迎上阎长官那双饱含压力与期待的眼睛:

“阎伯伯,钱,可以借。”

“借?”阎长官眉峰一挑,身体微微前倾。

这个字眼他并不陌生,督军府也曾想过举债,但内债早已信用扫地,富户避之不及;外债?条件苛刻,无异于引狼入室,更可能授人以柄,引来北京猜忌甚至列强干涉。

“向谁借?谁能借?谁敢借?”

林砚的小手在棋枰上方虚虚一点,动作带着一种超越年龄的笃定:“我们自己借,自己发债。”

“发债?”阎长官眼神锐利起来,紧紧盯着眼前这个六岁的孩童。

“是。”林砚点头,语速平稳而清晰,“由领航者公司出面担保,由晋兴银行负责承销发行。债券就叫山西特别公债。”

“领航者担保?晋兴承销?”阎长官迅速捕捉到关键,“晋兴银行……是你母亲苏婉贞执掌的那个?”

一旁的林永年适时开口,声音沉稳有力,为儿子的话增添了分量:

“长官,正是。晋兴银行前身是晋城苏氏钱庄,底蕴深厚。自内子婉贞重掌后,吸纳了长治工业区、林家村及周边大量工矿商贸的存贷业务,信誉卓著,运转良好。

半年来,已成功为晋城、长治发行过四次债券,数额超五百万。

民间认购踊跃,晋兴兑付及时,在晋东南商界、工坊主乃至部分殷实农户中,信誉已立。”

林砚接着父亲的话,小脸上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自信:

“阎伯伯,晋兴银行已有多次成功发行、兑付债券的经验。

此次,正是它扬名三晋,甚至震动华北金融界的最佳时机!

债券以山西特别公债为名,用途明确——专款用于补充山西财政开支。

利息可略高于市面通行钱庄存款,但必须严格按期付息还本。

领航者公司以其名下所有工矿、土地、设备及未来收益为担保,确保信用坚如磐石。”

他顿了顿,清澈的目光直视阎长官,提出了最关键的操作细节:

“至于阎伯伯您急需的款项——军饷缺口、行政维持、必要偿债,可在此次公债募集的资金中,设立优先兑付批次。

晋兴银行在收到认购款项后,优先、分批、足额划拨至督军府指定账户。

如债券销售不理想,或未在规定时间内售完,晋兴银行可兜底支付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