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集团观察员的最终报告 肯定与警告(1 / 2)
星辉集团总部,顶层会议室。
巨大的环形会议桌光可鉴人,倒映着天花板上璀璨却不刺眼的灯光。
空气里弥漫着昂贵雪茄与现磨咖啡混合的醇厚气息,却压不住那份无声的凝重。
集团几位核心高管,包括ceo詹姆斯·刘,正襟危坐,目光聚焦在刚刚分到每人手中的一份装帧精美的最终评估报告上。
封面上,简洁的黑体字标题透着冷峻:《关于鼎盛科技特殊人才林眠及其团队工作模式的观察评估与战略风险分析报告——报告人:陈静》。
陈静,那位被派往鼎盛科技、以冷静和洞察力着称的集团特派观察员,此刻正站在巨大的电子屏前,身姿挺拔,神情肃穆。
她的声音清晰而平稳,听不出任何个人情绪,只是在客观地陈述事实与结论。
“经过为期数周的近距离观察、数据采集及多维度访谈,现就观察对象林眠及其团队的工作模式,向集团汇报最终评估结果。”
陈静操作着遥控器,屏幕上开始展示经过精心整理的图表和数据。
“先,必须肯定的是,该模式在短期内,在特定团队内,取得了极为显着,甚至堪称卓越的效益。”
屏幕上切换出林眠团队自成立以来的各项关键绩效指标(kpi)曲线图,所有线条都呈现出陡峭的上扬趋势。
项目完成率、代码质量、bug率、客户满意度……每一项数据都漂亮得令人侧目。
“如图表所示,林眠团队在人员数量仅为同规模项目组百分之七十的情况下,项目平均交付周期缩短了百分之三十五,产品上线后重大故障率为零,客户满意度高达百分之九十八。
更重要的是,”
陈静顿了顿,加重了语气,“该团队的人均加班时长,仅为公司平均值的百分之二十,而人员主动流失率,在过去六个月中,为零。”
零主动流失率!
在这个互联网行业人员流动频繁的时代,这个数字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几位高管心中激起了不小的波澜。
有人下意识地交换了一下眼神,有人轻轻用手指敲击着桌面。
“通过对团队成员的匿名访谈及工作状态观察,”
陈静继续道,“可以确认,该团队士气高昂,成员创造力、自主性与协作精神均处于极高水平。
林眠本人所倡导的‘保证休息、聚焦核心、拒绝无效内耗’的理念,在其团队内部得到了有效贯彻,并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
她展示了部分访谈记录的匿名摘要,那些来自团队成员的评价,充满了“前所未有的轻松”
、“感觉自己被当人看”
、“工作更有成就感”
之类的字眼。
会议室内出现了短暂的低声议论。
显然,这份“成绩单”
的亮眼程度,出了许多人的预期。
“基于以上数据与事实,”
陈静总结第一部分,语气依旧平稳,“我的评估是:林眠所践行的这一套工作模式,在提升特定团队短期工作效率、激成员创造力、降低人力损耗方面,具有不容置疑的积极效果,其价值值得集团层面高度关注,甚至可以考虑在某些非核心、创新性要求高的团队进行小范围、可控的试点借鉴。”
这个结论,算是对林眠模式的极大肯定。
然而,陈静话锋一转,屏幕上的内容也随之切换,色调似乎都变得冷峻了几分。
“但是,”
她强调了这两个字,目光扫过在场每一位高管,“在肯定其短期效益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该模式背后潜藏的深层风险与巨大局限性。”
“第一,该模式具有极强的个人依附性与不可复制性。”
陈静指向屏幕上林眠那张在会议上闭目养神的抓拍照片(不知何时被拍下的),“其核心驱动力,并非一套可标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