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一次睡出来的技术专利构想(1 / 3)

加入书签

问题起初很小,小到像鞋子里的一粒沙,不致命,但足以让人分神。

鼎盛科技内部使用的即时通讯软件,是多年前统一采购的成熟产品,功能齐全,但也带着所有老牌软件的通病——臃肿、卡顿,尤其是在同时打开多个大型项目文件,并频繁在聊天窗口、传输文件和代码编辑器之间切换时,那种细微但恼人的延迟感,像潮湿天气里的关节酸痛,无处不在,消磨着人的耐心。

林眠团队里的几个程序员,尤其是负责核心编码的张伟,已经不止一次在内部小群里吐槽过。

“又卡了!

我敲一行代码,它要思考半天人生吗?”

“传个5o的测试包,进度条走得比我奶奶散步还慢。”

“最绝的是有时候提示音会延迟,明明消息已经出来半天了,‘叮’一声才慢悠悠地响起来,吓人一跳。”

这些抱怨,林眠看在眼里。

他自已对这类细微的卡顿同样敏感,这就像试图在布满小石子的路上平稳行走,总能感觉到那种不顺畅的磕绊。

在普遍追求“流畅”

、“沉浸”

体验的今天,这种源自基础工具的效率损耗,看似微不足道,但日积月累,对开人员的心力消耗是实实在在的。

他尝试过让行政部联系软件供应商,询问优化或升级方案。

对方的回应礼貌而官方,表示会“记录反馈”

,并建议“尝试清理缓存”

或“升级硬件配置”

典型的客服话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换一个软件?牵一而动全身。

公司上下数千人,迁移成本、数据安全、使用习惯……阻力重重。

王总绝不会为了这点“小事”

大动干戈。

于是,这事就像许多其他不那么紧急但确实存在的问题一样,被暂时搁置了。

它成了背景噪音的一部分,融入了鼎盛科技这架庞大机器运行时固有的、低沉的嗡鸣声中。

直到某个周五的晚上。

林眠结束了一周的工作,团队那个关于专利构想的验证报告取得了不错的进展,大家心情都颇为松弛。

他照例在睡前进行短暂的放空,没有刻意去想任何工作上的事情。

意识滑入那片熟悉的黑暗,准备沉入修复性的睡眠。

然而,就在意识即将完全沉寂的临界点,那座光的图书馆——【灵感库】,被一个极其微弱的需求触了。

触点并非“如何解决通讯软件卡顿”

这样明确的问题,而更像是一种残留的“感觉”

——那种敲击键盘后,指令与反馈之间细微的、令人不快的“剥离感”

瞬间,图书馆内,代表“用户体验”

、“效率损耗”

、“负面情绪”

的相关光点被悄然点亮。

紧接着,如同连锁反应,与之关联的领域被迅激活。

代表“计算机底层原理”

、“操作系统进程调度”

、“内存管理机制”

的蓝色、白色光点群开始闪烁。

关于“数据压缩算法”

、“网络传输协议”

的碎片被提取出来。

然后,范围开始扩大,出了纯粹的计算机科学。

一段他很久以前读过的,关于“城市交通拥堵疏导”

的文章片段浮现,里面提到了“动态路径规划”

和“潮汐车道”

的概念。

一个关于“人体神经系统反射弧”

的科普知识被关联起来,强调了信号传递的“低延迟”

与“高优先级”

对生存的重要性。

甚至,某次他观察小白在前台同时应对多位访客、一部固定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