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系统的沉淀灵感库建立(1 / 3)

加入书签

夜深人静。

城市喧嚣的浪潮缓缓退去,只剩下偶尔驶过的车辆,带着模糊的尾音,像深海鱼类游过时搅动的暗流。

林眠公寓的卧室里,只余下一盏暖黄色的床头灯,在黑暗中撑开一小片静谧的光晕。

他刚刚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如果那能被称之为“工作”

的话。

处理了几封关键邮件,审阅了团队提交的、关于那个“玩票”

性质专利构想的技术验证报告初稿,并在几个关键节点给出了方向性的建议。

整个过程流畅而高效,几乎没有遇到需要苦思冥想的阻塞感。

这并非偶然。

自从【睡眠系统】激活以来,他的思维模式仿佛被潜移默化地重构了。

那些曾经需要耗费大量心力和时间才能厘清的逻辑链条、才能捕捉到的灵感火花,如今往往在睡梦中,以更加清晰、更具关联性的方式呈现。

他称之为“灵感碎片”

这些碎片形态各异。

有时是一个关键数据的精准记忆,有时是一个复杂问题的巧妙切入角度,有时是一段被遗忘的专业知识突然被点亮,有时甚至只是一个模糊的感觉——比如,对某个人动机的直觉判断,或者对某个市场趋势的隐约预感。

在过去,这些碎片如同夜空中随机划过的流星,璀璨但短暂,如果不能在清醒后立刻抓住并记录,便会迅消散在意识的暗夜里。

系统最初的功能,更像是增强了这些“流星”

的亮度和频率,并确保他能“看”

到并“记住”

它们。

但最近,他隐约感觉到了一些不同。

碎片不再仅仅是孤立的存在。

它们之间,开始出现微弱的引力,像宇宙尘埃般,自地、缓慢地聚集、靠拢。

比如,上周在思考如何优化团队内部的一个协作流程时,他入睡前并未刻意聚焦于此。

但在梦境中,一个关于蚂蚁群落信息素传递机制的纪录片片段(不知何时看过的),与一本管理类书籍中提到的“敏捷开站会”

原则,以及他某次无意中观察到的小白如何高效协调前台访客与内部人员的场景,这三块看似毫不相干的“碎片”

,竟自动拼接在一起,融合成了一个清晰、可行的“分布式信息同步与决策”

模型。

第二天醒来,他几乎不假思索地将这个模型稍作调整后应用于团队,效果立竿见影。

这不再是简单的灵感闪现,而是某种程度的……信息整合与知识创生。

今晚,这种感觉尤为明显。

他像往常一样,在睡前进行短暂的放空,让白日的思绪缓缓沉淀。

当他闭上眼,准备迎接睡眠的拥抱时,意识并未立刻陷入混沌,而是仿佛被牵引着,滑入了一个更加有序、更加深邃的内在空间。

不再是流星划过的夜空,而更像是一座初具雏形的……图书馆。

一座存在于他意识深处的,光的图书馆。

无数微弱的光点,如同夏夜的萤火虫,又如同浩瀚星海中的星辰,悬浮在这个空间的四面八方。

每一个光点,都代表着一个“灵感碎片”

它们不再杂乱无章地漂浮,而是被一种无形的力量规整着,按照某种他暂时无法完全理解的逻辑,分门别类,若即若离地聚集着。

他“看”

到,代表技术知识的光点大多呈现出冷静的蓝色或白色,聚集在某个区域;代表人际洞察的光点带着暖色调的橙黄,在另一处闪烁;而那些关于市场、战略的碎片,则散着更加复杂的、混合着理性与直觉的紫金色光泽……

更奇妙的是,在这些光点群之间,有极其纤细、几乎难以察觉的光丝在悄然连接。

这些光丝时隐时现,如同神经网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