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苏早团队的悄然变化(2 / 3)
p>她依然不认同林眠那种过于随性、甚至有些懒散的外在表现。
在她看来,纪律、专注和持续的投入是成功的基石。
但她也无法否认林眠所取得的成果,以及他在关键时刻展现出的、那种近乎直觉的惊人洞察力。
那次凌晨四点的云吞面,那个在电话里冷静指引的声音,那个在她几乎绝望时说出“别慌,等我睡醒再说”
的男人,在她坚固的世界观上,撬开了一丝微不可查的缝隙。
她开始下意识地观察。
她注意到林眠团队的成员,在项目初期似乎并不像他们一部那样,急于投入疯狂的编码或设计,反而会花不少时间去讨论、去厘清需求的本质,甚至有时会进行一些看似无关的“头脑风暴”
。
但一旦方向确定,他们的执行度却快得惊人,极少返工,像一支目标明确、配合默契的特种小队。
她注意到林眠本人,无论面对多紧急的项目,似乎总保持着一种稳定的节奏,情绪很少有大起大落。
那种由内而外的“稳”
,与他团队高效输出的“快”
形成了奇特的对比,也带来了一种难以言喻的……安全感?
苏早摒弃了感性上的好恶,尝试用她最擅长的理性去分析。
她调取了林眠团队过往项目的详细数据,分析他们的工作流程、时间分配和产出效率。
分析结果让她沉默。
数据表明,林眠团队将更多精力投入在了前期的规划和关键节点的突破上,避免了大量无谓的试错和后期修改,从而在总工时上实现了优化。
这是一种更聪明的工作方式。
苏早没有在全团队宣布什么改革,她只是在自己负责的项目管理中,做了一些微小的调整。
例如,在新的“天穹项目”
启动会上,她没有像往常一样,直接下达分解后的任务和死线,而是破天荒地留出了半天时间,让核心成员共同参与需求评审和方案框架的讨论。
她引导大家去质疑模糊的需求,去挖掘客户潜在的深层目的。
“我们需要先确保方向是对的,”
苏早的声音依旧清冷,但内容却让在场的几位老部下微微一愣,“否则,跑得再快,也是徒劳。”
又例如,当某个模块的开遇到瓶颈,负责人习惯性地准备组织加班攻坚时,苏早看过问题后,只是冷静地说:“先停一下。
把问题拆解清楚,明确卡点到底在哪里,是技术选型问题,还是逻辑设计缺陷?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这句话,她几乎是下意识说出来的,说完自己都怔了一下。
这不像她以往“无论如何必须按时完成”
的风格,反而带上了几分……林眠式的味道?
她甚至开始留意团队成员的状态。
当她看到下属小张连续几天脸色苍白,呵欠连天时,没有像过去那样只是催促进度,而是走过去,敲了敲他的桌面,在他惊恐的目光中,平淡地说:“状态不好就休息半小时,或者出去走走。
硬撑的效率太低,还容易出错。”
小张几乎以为自己出现了幻听,直到确认苏早是认真的,才受宠若惊地、几乎是手脚并用地逃离了工位。
这些变化是细微的,潜移默化的。
一部的基调依旧是紧张和高效的,苏早也依旧是那个要求严格的领导者。
加班依然存在,尤其是在项目关键节点,但似乎少了一些“为加班而加班”
的形式主义,多了一些目标明确的针对性。
团队成员之间,开始偶尔会交流一下如何更快地完成某个重复性任务,或者分享一些提升效率的小工具,而不是仅仅比较谁在办公室待得更晚。
有一次,下午六点刚过,项目一期交付顺利完成,暂时没有紧急任务。<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