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团队文化的形成 林氏松弛学(1 / 2)

加入书签

林眠那种看似“不务正业”

的管理风格,并非仅仅作用于他个人,更像一种缓慢扩散的溶剂,逐渐渗透、重塑了整个团队的内在肌理。

一种独特的、未被明文规定却人人恪守的团队文化,在日复一日的实践中悄然成型。

有团队成员私下里,半是调侃半是自豪地称之为——“林氏松弛学”

这门“学问”

的核心要义,并非懒惰或散漫,而是一种在高度自律和目标导向下的“战略性松弛”

它体现在几个彼此关联、相辅相成的默契准则上。

准则一:高效完成是准点下班唯一的前置条件。

这几乎是“林氏松弛学”

的基石。

团队里没有“表演性加班”

,没有人会因为领导还没走或者同事还在位而不好意思离开。

下班时间一到,大家保存文件、关闭电脑、起身走人的动作流畅而自然,没有丝毫拖泥带水。

但这种理直气壮的准点下班,背后是上班时间内极高的专注度和工作效率。

每个人都清楚,想要享受不被打扰的夜晚和完整的周末,就必须在八小时(甚至更短)的工作时间内,解决掉所有问题。

这种清晰的目标感,驱使他们主动优化工作方法,减少不必要的中断和闲聊,将精力集中在最核心的任务上。

任务管理系统的公共看板成了这种文化的具象化体现。

每个人的任务进度、遇到的阻塞都清晰可见。

如果有人进度滞后,不需要林眠催促,同组的成员或者项目负责人会主动询问是否需要帮助,共同解决问题,确保整体进度不受影响。

这是一种基于共同利益(准时下班)和目标导向的自觉协作。

准则二:互不内卷,鄙视链建立在能力与成果上。

在这个团队里,你很少听到有人炫耀自己昨天又熬到多晚,或者这个周末加了多少小时的班。

相反,如果有人因为效率低下或规划不善而被迫加班,反而会感到一丝羞愧,因为这被视为一种“无能”

的表现——无法在正常工作时间内完成任务。

这里的鄙视链,顶端属于那些总能优雅、高效解决问题,并且还能保持良好工作生活平衡的人。

大家暗中较劲的,是谁的方案更精妙,谁的代码更简洁,谁在关键时刻提出的建议更能一针见血,而不是谁在工位上耗的时间更长。

这种氛围下,那些试图通过拉长工时来彰显“努力”

的行为没有了市场,甚至会被视为破坏团队默契的“异端”

压力从“工作时长”

转移到了“工作质量”

和“个人能力”

上,促使每个人不断精进自己的业务水平,而不是在无意义的内耗中虚掷光阴。

准则三:保护总监的睡眠与思考时间是最高优先级。

这或许是最具特色的一条准则。

团队成员们形成了一种心照不宣的共识:林总监的“不务正业”

——他的散步、喝茶、闭目养神——并非偷懒,而是他保持高维决策能力和获取“灵感”

的必要过程。

因此,维护他这种工作状态的连续性,对整个团队的利益至关重要。

具体表现为:

·非紧急事务,绝不打扰。

所有问题先尝试在团队内部解决,或者通过异步通讯工具留言。

需要当面沟通的事情,会提前预约,并且力求在最短时间内说明白。

·午休时间,神圣不可侵犯。

拉窗帘、戴眼罩的集体午睡仪式,不仅是自我休息,也被视为一种为林总监创造安静环境的集体行动。

这段时间,团队区域会保持绝对的安静。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