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公司的内卷因我泛起一丝涟漪(2 / 3)

加入书签

例”

,但那种印象已经种下。

行政部these1ves(他们自己),在布了那则尴尬的“禁床令”

后,似乎也意识到做法欠妥,后续的管理中,语气和方式都稍微柔和了一点点——至少,在检查办公环境时,不会再把一盆绿萝也当成“影响专注度的大型个人物品”

了。

就连公司内部匿名论坛的风向也变了。

以前充斥着各种抱怨加班、吐槽领导的负能量,现在偶尔会出现一些画风清奇的帖子:

【求助】如何提高白天工作效率?想学习一下大佬的思路。

【讨论】你觉得我们现在的会议效率高吗?有没有减少无效会议的可能?【分享】试了一周准点吃午饭和午休,下午好像真的没那么困了……

这些帖子下面,虽然依旧有冷嘲热讽,但表示赞同和参与讨论的人也越来越多。

一种对“更聪明工作而非更辛苦工作”

的潜在渴望,正在默默滋生。

当然,涟漪也必然会触碰到坚硬的礁石,激起一些反冲的浪花。

以李强、张强为代表的中层管理者,对这种变化最为抵触和不安。

林眠的成功,就像一面照妖镜,照出了他们管理能力的平庸和思维的僵化。

他们赖以维持权威的“加班文化”

和“压力驱动”

正在受到挑战。

手下的人似乎不像以前那么“听话”

了,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甚至敢提出质疑了。

这让他们感到权力流失的威胁。

李强变得更加焦躁,开会时更加频繁地强调“奉献精神”

和“拼搏文化”

,试图强行拉回过去的氛围,但效果甚微,反而显得有点色厉内荏。

张强则更加沉默,但暗中盯林眠盯得更紧了,像一条潜伏的毒蛇,等待着林眠犯错的时机。

他甚至偷偷收集林眠提交代码的时间记录(现都在工作时间内),试图找到他工作不努力的“证据”

,可惜一无所获。

最高层的吴总,显然也注意到了公司里这股细微的新风气。

他没有明确表态支持或反对,但通过几次看似随意的举动,释放了耐人寻味的信号。

一次是午休时间,他居然罕见地溜达到了技术部办公区(他平时从不下来),看到有几个人趴在桌上午睡(以前这是绝对不允许的,会被认为工作不饱和),他居然什么也没说,只是看了一眼就走了。

另一次是某个项目庆功会上,他照例表扬了团队的辛勤付出(包括加班),但在最后,却额外加了一句:“当然,我们也鼓励大家探索更高效的工作方法,劳逸结合,为公司创造更大价值。”

这句话说得模棱两可,但却让台下许多人心中一动。

吴总就像一个老练的舵手,看着湖面因一颗石子泛起的涟漪,既不急于平息,也不推波助澜,只是默默地观察着水流的方向和度,计算着如何利用这股新的力量,让这艘大船还能继续前行,甚至开得更快。

林眠对于自己引的这些涟漪,并非毫无察觉。

系统会客观地记录和分析周围环境的信息反馈。

但他并不在意。

他依旧按照自己的节奏生活和工作。

准时上班,高效产出,准时下班,雷打不动地睡足八小时。

他就像那颗投入湖心的石子,自身已经沉入水底,安静地待在自己的位置,但其所激起的波澜,却不由自主地向外扩散,影响着整个湖面的生态。

他从未想过要改变谁,拯救谁。

他只是单纯地不想加班,想睡个好觉而已。

但他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示范和无声的抗议。

公司的内卷,确实因他泛起了一丝涟漪。

这涟漪还很微弱,远不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