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全球桑蚕共融图(续2(3 / 4)

加入书签

了!”守苗爷爷看着长势喜人的桑苗,笑着说。索菲亚立刻拿出祖母留下的蚕卵,这些蚕卵是褐色的,比普通蚕卵更小、更坚硬。“祖母说,这是摩尔时期流传下来的‘地中海蚕’,只吃当地的桑叶,缫出的丝带着淡淡的橄榄香。”她小心翼翼地把蚕卵放在铺着桑叶的竹篮里,放在温暖的作坊里。

    三天后,蚕卵孵化了,黑色的蚁蚕像细小的芝麻,慢慢爬到桑叶上,开始啃食。索菲亚和村里的几个年轻女孩一起,每天清晨去桑园采摘带露的桑叶,喂养蚕宝宝。胡安老人则在一旁指导:“喂蚕要‘三净’——叶净、盒净、手净,桑叶要撕成小块,不能有露水,不然蚕宝宝会拉肚子。”

    蚕宝宝长得很快,从黑色的蚁蚕长成了白白胖胖的熟蚕,身体上泛着淡淡的光泽。索菲亚按照祖母的方法,在作坊里砌了一个小火炉,上面放着陶制的煮茧锅,锅里的水保持着微沸的状态。“缫丝的水温很关键,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她一边煮茧一边说,“祖母说,水温要像弗拉门戈舞者的体温,这样缫出的丝才够柔、够亮。”

    卓玛在一旁帮忙,看着索菲亚熟练地抽出蚕丝,绕在绕线轴上,蚕丝像银色的线,在阳光下泛着光泽,果然带着淡淡的橄榄香。“太神奇了!”卓玛忍不住赞叹,“这种丝既有桑丝的柔软,又有橄榄的清香,用来织锦肯定特别美。”

    索菲亚的眼睛亮了:“我们可以把‘阿尔罕布拉织锦’的摩尔几何纹样,和全球桑蚕文化的符号结合!比如在织锦上绣上‘地中海沙生桑’、藏北的雪山、非洲的沙棘、塔希提的雨林,让古丝路的两端在织锦上相遇。”

    马里奥这时插了一句:“我可以用3D建模技术,把摩尔纹样和现代设计结合,设计出更符合年轻人审美的图案。”他打开笔记本电脑,展示了自己设计的图案——摩尔几何纹样的中心,是一株“全球混种桑苗”,周围环绕着各个地区的桑蚕文化符号,既传统又现代。

    接下来的日子里,索菲亚和村里的年轻女孩们一起,开始织新的“阿尔罕布拉织锦”。她们用“地中海蚕”缫出的丝做经线,用各地的彩色桑丝做纬线——藏北的雪莲花粉染的粉色、非洲的沙棘染的黄色、塔希提的蓝莓染的蓝色,还有安达卢西亚的石榴皮染的红色。织机的梭子在丝线间穿梭,发出轻微的“沙沙”声,像地中海的海浪声,又像弗拉门戈舞者的脚步声。

    卡米拉则把织锦的制作过程拍下来,上传到“全球桑蚕文化数据库”,还配上了详细的文字说明,包括“地中海蚕”的养殖方法、缫丝的水温控制、织锦的纹样设计,让全世界的匠人都能学习。艾拉看到视频后,立刻联系了索菲亚:“‘丝路印记’品牌想和你们合作,推出‘地中海丝路系列’织锦,把它放在全球门店销售,还要在米兰时装周上展示。”

    一个月后,第一批新的“阿尔罕布拉织锦”织好了。织锦的底色是温润的米白色,上面用彩色丝线绣着“全球混种桑苗”和各个地区的桑蚕文化符号,摩尔几何纹样穿插其间,既保留了传统韵味,又充满了现代气息。胡安老人看着织锦,激动得热泪盈眶:“这和你祖母织的一样美,不,比她织的更美!因为它连接了全世界。”

    为了庆祝,村民们在村里举办了一场“地中海桑蚕文化节”,邀请了附近城镇的居民和游客。大家穿着弗拉门戈服饰,围着桑园跳舞,索菲亚和年轻女孩们展示缫丝和织锦技艺,马里奥则用无人机拍摄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