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1湄公河三角洲的稻丝(3 / 5)
,比普通的杀菌剂更天然,还带着香味。”
小石头则忙着搭建竹编浮式温室。他用粗竹篾编成长方形框架,框架下面每隔半米挂一个塑料浮筒:“浮筒能让温室浮在水上,洪水来了也冲不垮。”接着,他在框架上铺一层防水布,再铺一层细竹篾:“防水布能挡雨,细竹篾能通风,桑苗不会闷坏。”温室四周还装了可升降的竹编挡板:“水涨高了就把挡板升起来,防止桑苗被淹;水退了就降下来,方便浇水。”
艾拉则跟着阿明去挖排水沟。她在稻桑田周围挖了一条宽一米、深一米五的排水沟,沟底铺一层粗竹篾:“竹篾能防止沟壁坍塌,还能过滤泥沙。”她还在排水沟里装了个小型抽水机:“积水多了就开抽水机,把水排进湄公河,再也不怕桑苗烂根了。”
可没过几天,新的问题就来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袭击了三角洲,湄公河水位暴涨,浮式温室虽然浮了起来,但竹篾框架被湍急的水流冲得有些变形,几株刚嫁接好的桑苗掉进了水里。当地农人急得直跺脚:“每年雨季都有暴雨,竹篾太脆,经不起水流冲,以前的竹棚都被冲垮过!”
风澈看着变形的竹篾框架,突然想起阮氏秋说过湄公河的渔民会用藤条编渔网:“藤条比竹篾结实,还能弯曲,我们可以用藤条加固竹框架!”众人立刻行动起来,去附近的山林里砍藤条,把藤条缠绕在竹框架的连接处,藤条的韧性很好,框架很快就恢复了形状;小石头还在框架四周装了防撞的竹编缓冲垫:“以后水流再急,缓冲垫也能挡住冲击,再也不怕框架变形了。”
几天后,当守苗爷爷看到浮式温室里的桑苗抽出嫩绿的新芽时,终于松了口气:“你们看,这新芽的边缘带着淡淡的稻黄色,是稻穗桑苗和抗腐桑苗融合的迹象,以后长出的桑叶,不仅抗涝,还带着水稻的清香,蚕宝宝吃了肯定吐好丝。”
与此同时,阿琳和颂猜也跟着黎婆婆学起了竹编蚕匾织锦。每天上午,黎婆婆都会坐在竹棚下,用热水敷完手后,手把手地教阿琳“竹篾编织法”:“竹编蚕匾要选三年生的毛竹,劈成三毫米厚的竹篾,先编出菱形格,再用桑丝穿在格眼里,织出稻穗图案——竹篾要削得光滑,不然会勾断桑丝。”
颂猜则试着用机器辅助竹篾加工:“我们可以用机器把竹篾削成统一的厚度,再用砂纸打磨光滑,这样能节省一半的时间,年轻人也容易学。”他拿出带来的小型竹篾加工机,教阿琳调整机器:“你看,这样调整刀片的角度,就能削出三毫米厚的竹篾,比手工削得均匀。”
可第一次织出来的竹编蚕匾织锦,却出了问题——桑丝太细,穿在竹篾眼里容易断,而且稻穗图案不够清晰。阿琳急得直皱眉:“怎么办?要是织不好,阿明肯定不愿意回来学。”
黎婆婆看着断了的桑丝,突然说:“我们可以加一点蓝丝,再用香茅染色。蓝丝的韧性好,不容易断;香茅染的蓝丝带着淡绿色,和竹篾的颜色配在一起,稻穗图案会更清晰。”
阿琳立刻跟着黎婆婆去采香茅,把新鲜的香茅叶放进大锅里,加入清水和少许盐,煮一个时辰,水就变成了淡绿色。她把蓝丝放进锅里,煮了半个时辰,蓝丝就变成了淡绿色,带着浓浓的香茅香。当她把染好的蓝丝穿在竹篾眼里,织出稻穗图案时,所有人都惊呆了——淡绿色的蓝丝在竹篾间穿梭,稻穗图案栩栩如生,还带着香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