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发现!卷宗里的问题!(2 / 5)
p>
其次,刘树忠在如此大的案子里立了大功,为什么要隐瞒原身?
即便后来借此升迁,为何也不告知原身他究竟是哪个案子立功晋升?
明明是相依为命的兄弟,明明为了弟弟和家族都能放弃少年时期的追求,去做最厌恶的事,原身在他心中地位那么高,为何要隐瞒原身?
刘树义眉头微蹙,刘树忠的种种行为,似乎都指向一个可能……
那就是,刘树忠并不觉得自己在饷银案里的立功,是一件能在亲弟弟面前宣扬的事……
换句话,他在饷银案里的表现,很可能不是表面上看起来的那么简单,他心中有鬼!
而这,正符合刘树忠当日在妙音坊的表现……
难道,这就是刘树忠后悔之事?
饷银案,藏着大秘密?
想到这里,刘树义心中一震,下意识挺直背脊。
他低头看着手中的卷宗,深吸一口气,收拢发散的思绪,仔细阅读起来。
他看的很仔细,这一次,他终于知晓原身不曾知道的细节。
卷宗上,三司接到李渊命令后,第一时间赶赴了军营。
在与军需官等将士详细了解情况后,确认饷银在运到军营后,军营里没有任何人接触饷银的箱子,便排除了饷银是在军营丢失的可能,然后就将运送饷银的上千名兵士带回长安调查审问。
因运送饷银的将士数量太多,所以三司基本上将所有能够调动的人手都调动了,正因此,刘树忠才会在顶头上司王评事不在的情况下,参与了饷银案的调查。
就这样,三司所有人日夜不停的审问,花费了整整三天时间,才将这上千人的口供询问完毕。
可是当他们将口供汇总整理后,却没有发现任何问题,所有人的讲述都完全一致。
他们皆运输途中没有发生任何意外,运输车辆始终都有上百人看管,哪怕是晚上休息,也有人换班轮流看守。
可二十万贯饷银不是一个数目,绝不是一个人两个人能够偷走的,更别饷银不仅被偷走了,还被换成了石头。
因此,三司断定,定然有人在谎,而且谎的人,绝对不少。
但也正因为谎之人太多,反而能彼此验证,难以确定究竟谁在谎。
三司的调查,因此陷入停滞。
而李渊限期他们一个月内侦破,若无法破案,所有人都要受到惩罚……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三司也开始焦躁起来。
他们不再简单的询问,而是开始用刑。
可无论他们再如何用刑,耗费了不少时间精力,案子仍是没有丝毫进展。
眼看李渊给他们的时间,只剩半,三司已经有人开始悲观起来……
结果,就在这时,转机出现了。
时任大理寺正的任兴,发现了运输饷银的中郎将冯木,在运输饷银之前的几个月内,行踪怪异。
因此对冯木怀疑起来。
后来任兴带人去冯木宅邸搜查,最终在冯木的书房内,发现了一个暗格,暗格内有一个牌位,以及几封信。
牌位上写着“恩人杨文干之位”。
而信件,则是与杨文干联络的信件。
杨文干是谁?
李建成麾下宿卫,任职庆州都督,武德七年六月谋反,七月被李世民平叛。
因杨文干谋逆,李渊震怒,其主李建成被牵连,软禁于仁智宫,李渊一度有废黜李建成太子之位的念头,此事在当时掀起了不波澜。
而且杨文干七月才被平叛诛杀,时间也就过去了不到两个月,所以任兴一看到牌位上的名字,便顿时明白冯木有大问题。
他当即查看冯木与杨文干的信件。
结果…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