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发现!卷宗里的问题!(1 / 5)

加入书签

竟然是号称武德第一大案的饷银案!

刘树义眼中露出诧异之色。

饷银案发生时,原身虽不是刑部官员,但此案震动了整个天下,许多人因此人头地,所以原身对此案还是知晓的。

饷银案发生于武德七年的八月二十。

原身听到的版本,是秦王李世民率军迎战突厥大军,阻挡突厥大军南下中原,正当两方僵持时,朝廷紧急筹募的饷银送到了大营。

军需官按照规矩清点饷银,谁知将装运饷银的箱子打开,却发现里面根本就不是铜板或者其他值钱的东西,而是一堆石头!

军需官看着那堆石头,直接愣在了当场,冷汗刷的就流了下来。

因为突厥来的突然,秦王迎击的较匆忙,大军的后勤准备并不充分,整个大军都在等饷银来激励士气。

结果饷银却变成了石头,这若让将士知晓,不得会引起多大的乱子。

万一动摇了军心,被突厥抓住机会,吃了败仗,对大唐将是致命的危机!

所以军需官连忙秘密禀报了还是秦王的李世民,李世民得知此事,第一时间将运送饷银的人员抓了起来,同时封锁消息,以八百里加急,将事情告知了李渊。

李渊知晓后,无比震怒。

当即命户部以最快速度筹集钱财,可当时大唐国库并不充盈,前面的饷银都是集各州之力才凑齐的,地方难以再在短时间内筹集这般多的钱财。

无奈之下,李渊只能紧衣缩食,从个人内库之中拿出一些钱财,然后削减朝廷开支,再让地方筹集一些,这才勉强过了此关。

在筹集饷银的同时,李渊也责令三司进行调查,命三司一个月的时间内,查明真相,追回饷银,否则所有人都要受到处罚。

就这样,三司背负着巨大的压力,开始了调查。

原身不知道三司调查的具体情况,但因兄长刘树忠也参与其中,他知道此案难度极大,从刘树忠参与调查开始,就再也没有回过府里过夜。

等到兄长再归来后,已经是一个月后了。

而那时,饷银案已经告结。

按照朝廷张贴的告示,偷盗饷银的主谋,是运送饷银的中郎将冯木,冯木收买了一些押送饷银的士兵,在中途以石头替换了饷银。

最终,冯木被斩首抄家,那些被收买的将士,也都人头地。

上百人在菜市口被斩首,场面无比血腥。

没有被收买的士兵,也因不够警觉,导致饷银失踪而被流放。

轰动了整个大唐的饷银案,就这样在血腥之中,下了帷幕。

前身对饷银案所知晓的一切,便是这般。

刘树忠归来后,前身也曾询问过刘树忠案子的细节,不过刘树忠每次都以案子信息乃是机密,不允许外传为由,拒绝告知。

所以前身哪怕知道刘树忠参与了饷银案,也完全不知道刘树忠在饷银案里的表现,不知道刘树忠立下了功劳,哪怕最后刘树忠升迁,前身也只知道刘树忠是因在案子里立功升迁,而不知道那个案子,就是饷银案。

前身只是一个被兄长保护的很好的只会闷头读书的读书人,心思单纯,没有察觉到什么问题,可刘树义此刻回想这段记忆,便顿时琢磨出了异样。

首先,饷银案的结果,是朝廷张贴告示,昭告天下的,这代表李渊有意借饷银案震慑宵,所以饷银案根本就不是什么绝密案件,三司都可随意调阅。

明明不是机密案件,刘树忠却以机密案件为借口,拒绝告知原身案子的细节,为何?

他怕原身知道他在案子里的表现?

可是刘树忠在此案里立功了啊,他的表现根本不差,反而十分优秀,这不正适合给自己胞弟树立榜样嘛,怕什么?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