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发现!卷宗里的问题!(3 / 5)

加入书签

冯木竟然早知杨文干要谋逆。

甚至因为杨文干曾救过他的命,是他的恩人,为了报恩,还暗中帮助杨文干。

冯木那段时间的几次怪异的行踪,就是为了帮助杨文干谋逆。

冯木是杨文干的同谋!

而杨文干已经被秦王平叛,秦王与朝廷,就是害死杨文干的最大仇人。

所以……冯木完全有理由,为杨文干报仇,而报复朝廷与秦王。

偷盗饷银的动机,顿时被任兴找到。

任兴连忙将这个发现禀告三司上峰,三司立即派人以冯木为中心,进行调查。

最终发现,那批运输饷银的将士,有百余人,是冯木的嫡系,也是冯木主动要求,将他们调集过来的。

并且任兴还发现,冯木曾在运输饷银之前,秘密与这百余人见过面,这百余人在运输途中,也曾一起守过夜。

也就是……他们完全可以趁着其他将士睡觉的时候,将饷银偷偷搬走,然后换成石头。

动机有了,帮手有了……三司当即对冯木等人严刑拷问。

最终,终于有将士承受不住,招了,就是冯木收买了他们,让他们偷走的饷银。

只是冯木却一直没有松口,哪怕手下将士已经招了,仍是嘴硬的他没有偷盗饷银。

而被盗走的饷银去处,也只有冯木一人知晓,那些将士只是帮冯木运走,交给了一些穿着夜行衣的人,所以想要知道饷银的下,必须撬开冯木的嘴。

但冯木骨头太硬了,在牢内几乎要被折磨死,都没有开口。

反而大骂朝廷,大骂李渊,李渊眼瞎,看不出忠奸善恶,最后将李渊彻底惹恼。

李渊一怒之下,饷银也不要了,直接将冯木等所有参与的人,集体问斩。

饷银案就此结案。

可那丢失的二十万贯饷银,到现在,也没有找到。

饷银去了哪里,那些黑衣人是谁,冯木想用饷银做什么……随着冯木的死去,再也无人知晓。

看着卷宗上的结案二字,刘树义轻轻摇了摇头。

如果是他来调查此案,不查明饷银最终的去处,他绝对不会让此案完结。

更别,此案看似线索与证据充分,合情合理。

可实际上,在刘树义眼里,全是问题。

比如,冯木既然都已经决定要偷盗饷银,那就必然知晓朝廷可能会查到他。

他既然准备的那般充分,能神不知鬼不觉盗走饷银,岂会想不到牌位与信件,可能会导致他暴露?

即便他舍不得恩人杨文干的信件与牌位,不愿将其销毁,也至少该将其藏到外面,待他恢复自由后,再将其取回。

岂会明知有人会怀疑自己,会来搜查,还将这能够让他暴露的铁证留在宅邸?

再比如,卷宗里冯木的下属招了,冯木收买了他们。

可冯木具体怎么收买的,卷宗里并没有提及。

是当时审讯的人没有在意这个微不足道的细节,还是每个人的都不同?

若是每个人的都不同,是冯木如此有耐心,对百余人每个人都有专门的收买计划呢,还是……这些人是被严刑逼供,最终受不了折磨被迫认罪,因他们就没有被收买,所以每个人的答案都不同呢?

刘树义不知当时的具体情况,不会随便怀疑查案的三司同僚。

但……身为三司刑狱体系的人,在书写卷宗时,就该方方面面都写的细致完整,如这种缺少收买细节的卷宗,在刘树义眼里,便与废纸没什么区别了。

若是刘树义负责的案子,他手下的人这样书写卷宗,他绝对会打回去让对方重写,若再写不好,直接严惩换人。

这不是能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