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托管老师报酬风波与自由边(8 / 11)

加入书签

晰地认识到,在这种涉及核心教育理念、深层心理动因和代际影响的冲突上,尤其是在林大年那无处不在的阴影笼罩下,想要在短时间内依靠道理和情感说服林大强,几无可能。

他们仿佛来自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成长轨迹、接受的教养模式、形成的底层认知逻辑,差异如同天堑。

第四节:僵局与“财商教育”

的雏形

这场激烈的争吵,最终以林大强摔门而出,留下满室冰冷的沉默告终。

顾无双独自坐在书房里,电脑屏幕的光映着她疲惫而无奈的脸。

窗外,城市的霓虹依旧闪烁,而她的内心却一片沉寂。

这场因“五百块”

引的风波,表面上是关于报酬数额的争议,深层次却是两种教育理念、两种家庭角色认知、两种世界观,乃至两种时代价值的激烈碰撞。

林大强那源自自身创伤、父辈影响和潜在保守观念的混合体,像一堵无形却坚不可摧的墙,顽固地阻碍着这个家庭向着更平等、更尊重、更现代化的方向演进。

她知道,简单的妥协或许能换来暂时的、表面的平静,但那是对儿子努力的不公,是对错误观念的屈服,也是对自身价值观的背叛。

可是,不妥协,这令人绝望的僵局,又该如何打破?那堵横亘在夫妻之间,由恐惧、固执和沉默砌成的墙,又该如何穿透?

林小圈隐约感觉到,他的“工资”

很快可能溜走。

一种不安的预感笼罩了他,但他依旧每天坚持接妹妹、陪写作业,只是心底那份炽热的期待,蒙上了一层挥之不去的阴霾。

顾无双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两难境地。

她既不能强行违背丈夫的意愿,按照原定计划支付五百块,那无疑会引爆更激烈的家庭战争,将裂痕彻底撕开;但她更无法昧着良心和教育的初衷,去执行那个在她看来荒谬且有害的“三块钱”

方案,那是对儿子劳动成果和心灵世界的粗暴践踏。

她需要一个既坚守原则又能破局的智慧方案。

几天后,经过深思熟虑,顾无双主动找林大强进行了一次相对平静的谈话。

“大强,”

她开门见山,“关于圈圈报酬的事,我们可以再谈谈。

我理解你怕他乱花钱,怕他因此分心。

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用克扣他合法劳动所得的方式来达到控制的目的。

这只会适得其反。”

林大强哼了一声,没说话,但也没像上次那样立刻反驳。

顾无双继续说:“你之前不是担心他拿了钱,很快就会偷偷去买手机吗?”

“对!

这是极有可能的!”

林大强立刻找到了支撑自己观点的论据,“现在小孩子攀比心重,他看同学有,肯定也想有!

五百块,够他攒一阵子去买个便宜的了!”

“先,”

顾无双冷静地分析,“按照国家规定,未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法独立与运营商签订合约购买手机的,大型商场和品牌店也会谨慎对待独自前来购买昂贵电子产品的孩子。

其次,就算他通过其他渠道想办法买了,只要我们现,完全可以依据《未成年人保护法》和相关消费权益规定,以未成年人非理性大额消费为由,要求退货退款。

我们有法律武器可以兜底,而不是预先就把他当成一定会犯错的贼来防范。”

她停顿了一下,观察着林大强的反应,见他似乎在听,便抛出了她构思好的解决方案:“所以,问题的关键不是不给他钱,而是如何引导他正确地认识和管理金钱。

我有个想法:我们可以一起给他设立一个‘家庭财商管理系统’。”

她详细阐述道:“我们去买两个带密码锁的、有质感的保险箱,蓝色的给他,粉红色的给小小。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