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托管老师报酬风波与自由边(9 / 11)
们的所有劳动所得收入,都存入保险箱。
我们建立一个共享的电子记账本,或者就用一个漂亮的笔记本。
每一笔钱的存入(收入)、每一次的取出和用途(支出),都必须清晰、如实、及时地记录在案,双方都可以随时查看。
至少在十八岁成年之前,我们需要有这个透明化的监督机制。”
“这样做有几个好处,”
顾无双条分缕析,“第一,透明化杜绝了他说谎和私下进行我们不知情的大额消费的可能。
第二,记账的过程本身就是极好的财商锻炼,让他清晰知道钱从哪里来,去了哪里,学会规划和复盘。
第三,这也是最关键的一点,我们可以设置‘消费申请’流程。
如果他需要动用保险箱里过一定额度(比如五十或一百元)的钱,用于非日常小额开支,他必须提前向我们提交书面或口头申请,说明用途和理由,经过我们审核同意后才能支取。
这样可以有效抑制他的冲动消费,引导他进行更理性的、有计划的支出。”
她看着林大强,眼神诚恳:“这是一个建立在信任和监督基础上的系统,目的是‘培养’他的财商,而不是‘控制’他的行为。
我们给他一定的财务自由,但同时也设定了合理的边界和引导机制。
这比简单粗暴地只给三块钱,或者完全不给钱,不是更科学、更负责任吗?”
然而,林大强听完这套在他看来颇为复杂的“系统”
后,脸上并未露出赞同或松动的神色,反而是一种更深的不以为然。
他沉默了几秒,然后用一种带着某种偏执的语气说:“没必要搞那么复杂。
他根本就没资格跟我‘要’钱!
他一个小孩子,有什么地方需要花那么多钱?他要是敢跟我说‘爸爸我没钱了’,那本身就是错的!
那说明他之前花钱就沒计划,或者就是因为我们太久没给他零用钱,他才故意喊没钱,想引起我们注意,这是一种变相的索要和控制!”
他甚至提出了一个更匪夷所思的方案:“要我说,就不该固定给。
应该像奖励一样,他表现好,比如奥数考了满分,编程得了奖,就奖励他十块二十块。
这样钱才花得有价值,才能激励他往正道上走。”
顾无双感到一阵深深的无力。
她意识到,林大强的思维已经陷入了一个死循环。
他无法理解“劳动报酬”
与“行为奖励”
的区别,也无法接受孩子拥有独立支配哪怕是小额金钱的权利。
在他的世界里,金钱是家长用来控制和塑造孩子行为的工具,而不是孩子应该学习和管理的对象。
因为顾无双没有立刻全盘接受他的“三块钱”
方案或“随机奖励”
论,林大强再次熟练地启动了冷战模式。
他不再主动与顾无双讨论此事,回家后话更少,面部线条绷得更紧,家里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
第五节:钥匙与共鸣——林小强的干预
就在这个家庭僵持不下、顾无双苦无良策的时候,一直冷静观察着这一切的林小强(承载着未来林大强意识),决定出手干预。
他深知,解铃还须系铃人,问题的根源在于林大强内心那个从未被疗愈的、关于金钱与控制的童年创伤。
一个周六的下午,林大强一个人在阳台修理一个有点接触不良的落地灯。
林小强拿着一本围棋习题册,假装遇到难题,走了过去。
“叔叔,这个奥数题我有点看不懂,你能帮我看看吗?”
林小强仰起脸问。
林大强对技术类的问题向来比较有耐心,他放下工具,接过书看了看,简单地讲解了几句。
“谢谢叔叔。”
林小强接过书,却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