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技术突破现曙光(3 / 6)

加入书签

跳跃不到8o毫秒,普通追踪根本跟不上。

要不是我们提前埋了多个嗅探点,根本抓不住完整路径。

李悦马上调出自适应预测模型。

这是她根据外部技术支持的思路做的新工具,参考了神经网络的一些原理,能根据过去的跳转规律猜下一步去哪。

她把前两次的数据输进去,开始推演。

第一次结果散了,系统给出三条可能路线:城东数据中心、老城区政务云、地铁控制中心。

误差太大,没法确定。

她皱眉,改参数:降低权重,增加延迟容忍,加入时间平滑因子。

第二次运行,两条路被排除。

第三次迭代后,三维地图上终于划出一条红线——信号终点,郊区工业园的一间匿名idc机房。

注册名是“宏远物流信息中心”

,说是做仓储运输,可查不到业务记录,三年没纳税,登记员工五人,但从没人进出过现场。

“就是这儿。”

赵勇盯着坐标,声音有点颤。

李悦没放松。

她反向提取这机房三个月的日志,用频谱工具一段段筛。

很快现,几乎每天凌晨三点左右,都会有类似的低频信号进出,每次都混在市政数据包里,像寄生虫一样躲在合法流量后面。

“他们拿城市系统打掩护。”

她说,语气平静,却透着寒意,“藏在日常运行的缝隙里,谁也不会注意。”

我看着那条红线,心里明白:我们终于找到突破口了。

不再是硬闯,而是学会等待,学会观察,学会从它的呼吸里找破绽。

“把这个系统定型吧。”

我说,“叫它‘影迹’。”

李悦抬头看了我一眼。

她黑眼圈很重,可眼神还是那么亮。

那一眼没说话,但我全懂了:累,但也信了。

她点点头,开始整理代码,打包模块,建立版本管理。

赵勇则去准备备用电源和硬盘阵列,确保万一断电也能无缝切换。

他知道,真正的战斗,才刚开始。

五点十二分,“影迹”

正式上线。

主屏左边是绿色的数据流,像小溪静静流淌;右边是推演模型,不断计算未来的走向;中间的地图上,那条红线还亮着,像一根扎进黑暗的针。

李悦靠在椅子上闭了会儿眼,手指仍搭在回车键上,随时准备应对突情况。

这一幕让我想起第一次见她的情景——也是深夜,也是临时搭的房间,她一个人破解了跨国黑客的暗网入口。

那时她才二十三岁,脸上还有学生气,可眼神已经深得吓人。

从那天起,我们成了搭档。

她负责攻防和逻辑分析,我负责策略和资源协调,赵勇则是我们的“铁盾”

——管硬件、电力、安全。

三人配合多年,很多时候一个眼神就知道对方想干嘛。

赵勇站在门口,手里拿着备用风扇,挨个检查设备指示灯。

他没说话,但站得比之前稳了。

这个当过八年边防兵的男人,信奉一句话:“不动则已,动则必中。”

现在,他也看到了希望。

我走过去,轻轻把手放在李悦肩上。

她睁开眼,嘴角动了动,没笑,但眼神暖了些。

我没说什么鼓励的话,因为我们都知道:前面还有太多未知。

那个神秘坐标的谜团没解开,机房有没有物理隔离还不知道,甚至不能确定它会不会反过来追踪我们……

但我们已经有了一道裂缝。

就在这时,监听界面突然跳出一个新的信号源。

频率不同,调制方式更隐蔽,用了跳频扩频加混沌编码,极难捕捉。

但它经过的第一个中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