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技术突破现曙光(2 / 6)

加入书签

他顺手看了眼ups电量,还有68,够撑十几个小时。

李悦开始调监测频率。

她把采样周期拉到六小时,设成触式抓包:只要信号有波动,系统就会自动记录。

这种方法慢得像蜗牛,但胜在隐蔽。

我们不再当入侵者,而是假装成城市物联网里的一粒灰尘,混进它的世界里偷看。

屋里又静了下来。

只有风扇嗡嗡响,键盘偶尔“咔哒”

一声,像夜里的心跳。

赵勇来回检查线路,路过李悦时,放下一杯热茶。

杯子冒着白气,她没喝,也没抬头,可下一秒,她的手指轻轻碰了下杯壁,试了试温度。

那一瞬间,她的肩膀松了一点。

我知道她在紧张。

李悦从来不说累。

大学时她一个人通宵破解加密协议,七十二小时不下机,导师都说她“冷静得像冰”

可现在,她的呼吸有点乱,右手小指时不时抽一下——那是身体在提醒她:撑得太久了。

她说过一句话我一直记得:“真正厉害的黑客,不是靠暴力破解,而是听得懂系统的沉默。”

听起来很玄,但我懂。

她是在无数个深夜里,靠着这份冷静撑过来的。

她曾告诉我,真正的高手,能在千万行代码中听出“异常的节奏”

,就像音乐家能从一段旋律里分辨出错音。

她说,系统是有“心跳”

的,每一次数据流动、每一次指令响应,都有其固有的节律。

一旦这个节律被打乱,哪怕只是一毫秒的延迟,也是破绽。

而我们现在做的,就是在这片庞大的数字森林中,寻找那一丝不对劲的呼吸。

时间一点一点过去。

凌晨两点十七分,警报响了。

一声短促的提示音,红光闪了三下。

李悦立刻切到分析界面。

屏幕上蹦出一段极短的信号,不到半秒,出现在低频段的空隙里,像是系统切换时漏出来的气息。

“递归结构。”

她低声说,眼睛微微眯起,“不对称的。”

我凑过去看。

波形图显示这信号一层套一层,每层都不完全一样,像一棵倒着长的树,根往上伸,枝往下分。

这不是噪音,也不是标准指令。

它复杂得不像人为设计,倒像是……自己演化出来的。

“它在换壳。”

我说,“每次快被抓到,就扔掉一部分,再长新的。”

李悦没说话,手指已经在键盘上飞舞。

她把这段信号存下来,做成样本,又写了个小小的回应模拟器。

这个小工具模仿的是路灯控制模块的应答节奏,延迟、包长、校验码全都一模一样。

然后她悄悄把它放进监听通道——不是为了对话,是为了让对方以为这只是个普通的设备唤醒。

这招太险了。

反应太快会被识破,完全不动又会引起怀疑。

只有做得跟真的一模一样,才能骗过那个藏在数据流里的“活东西”

赵勇站在旁边,眉头皱得很紧。

他不懂代码,但他看得出局势变了。

他知道,我们现在拼的已经不是技术,而是谁能装得更像“自己人”

时间继续走。

设备运行正常,室内温度213c,湿度54。

赵勇再次检查了接地线和防静电带,然后坐回位置,盯着流量曲线图,一眼都不敢眨。

凌晨四点零九分,系统再次报警。

这次是一串脉冲信号,从南湖公园基站出,绕过交通调度中心,伪装成路灯指令继续传输。

跳得飞快,每次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