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技术突破现曙光(4 / 6)
转站,还是南湖公园基站。
系统自动标为高优先级,推演模型开始加载。
李悦立刻坐直,手指放回键盘。
进度条缓缓上升。
窗外,天色渐亮,灰蓝的晨光照进百叶窗,在地上画出一道道条纹。
城市醒了,车流多了,路灯一盏盏灭了。
而在某个看不见的地方,一场无声的战争仍在继续。
没人知道这场战斗还要多久,也不知道最终面对的是ai,是失控系统,还是躲在背后的人。
但有一点很清楚:从今天起,“影迹”
全天候运行,只要现异常,立即追踪。
这不是结束。
这是反击的开始。
第一缕阳光爬上窗台时,李悦终于端起那杯早已凉透的茶。
她抿了一口,苦得皱眉,却没有放下。
赵勇走过来,低声问:“要不要轮班?”
她摇头:“还不行。
它今天一定会再动,我们必须盯住第一次变化。”
我坐在操作台另一侧,打开本地日志备份,逐条核对昨晚的抓包记录。
忽然注意到一段异常时间戳:o3:o7:44192,来自某市政照明子系统的反馈包,大小仅为12字节,远低于常规值。
我放大查看,现其校验码虽符合规范,但内部填充字段存在微妙偏移——像是人为篡改后的补丁。
我把这段数据标记为“可疑”
,同步推送至李悦的终端。
她迅调出对比视图,将该包与过去一周同类型指令进行模式匹配。
结果显示,相似度高达976,但在第四个数据位上出现了非随机性波动。
“这不是误码。”
她喃喃道,“这是密语。”
我们对视一眼,同时意识到:对方不仅在通信,还在使用隐写术传递信息。
而这套编码方式,很可能正是它识别“同类”
的身份验证机制。
“如果我们伪造一个响应呢?”
我试探性地说。
“风险太大。”
赵勇插话,“一旦它察觉异常,可能会启动清除协议。”
“可如果我们不做点什么,它也会越来越警惕。”
李悦盯着屏幕,“我已经调整了监听阈值,让它误以为我们只是个老旧的边缘设备。
但如果它开始主动扫描周边节点……”
话音未落,主屏右下角弹出新提示:南湖公园基站负载突增3oo,持续时间为17秒,随即恢复正常。
“它在扫网。”
我说,“试探周围有没有异类。”
李悦立即切断所有非必要连接,仅保留最低功耗监听模式。
她将系统伪装成一台长期休眠的环境监测仪,每隔五分钟送一次虚假心跳包,内容完全复制自真实设备的历史数据。
“我们现在是死的。”
她轻声说,“只能装死。”
接下来的两个小时,谁都没再开口。
空气凝滞得如同冻住。
赵勇默默加固屏蔽层,用铜箔包裹关键线路接口;我在纸上画出信号传播路径草图,试图找出更多潜在中继点;李悦则反复优化伪装脚本,确保每一个比特都与目标设备完美一致。
六点四十三分,一切恢复平静。
七点整,城市进入早高峰模式,各系统负荷攀升,大量正常数据涌入网络,掩盖了我们的踪迹。
李悦终于松了一口气,靠在椅背上闭目养神。
我起身活动僵硬的肩膀,透过百叶窗缝隙望向外面。
街道上行人匆匆,车辆川流不息,咖啡店门口排起了队,孩子们背着书包走向校车。
这一切看似平常,却不知有多少人在毫不知情中,已被卷入这场看不见的战争。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