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打窝(4 / 6)

加入书签

棒!

    如今,登州已成为京东路毋庸置疑的第一大富州,同时也是人口第一,赋税第一的州!

    所以,赵煦微笑着对苏轼道:“学士,且坐下来,陪朕钓一会鱼……”

    “诺!”苏轼也不含糊,拱手再拜谢。

    赵煦呵呵一笑,对童贯吩咐:“童贯啊,快给苏学士赐坐,然后将朕给学士准备好的钓具送来!”

    “诺!”

    童贯躬身领命后,便带着人,将一张准备好的钓椅搬到了赵煦左侧,略微靠后的一个钓位上。

    又将准备好的钓竿、鱼线、鱼饵以及鱼篓送到钓椅旁。

    苏轼谢恩后,小心翼翼的坐到钓椅上,等着赵煦将钓竿抛入水中,他才开始绑鱼线、鱼钩,挂饵。

    趁着这个功夫,赵煦和他攀谈起来:“学士在登州,已有三年了吧?”

    “回禀陛下,臣是元丰八年,差知登州,如今已有近四年!”

    “时光荏苒,转眼四年了呀!”赵煦也是感慨了一声,然后看着苏轼,真诚的说道:“这四年来,学士在登州,兴工商,倡农桑,修水利,济百姓,可谓是政绩斐然呢!”

    “不敢!”苏轼略有得意的拱手:“此皆陛下圣德,臣不过是奉旨意行之!”

    赵煦呵呵一笑。

    对苏轼所谓的‘奉旨意行之’,他心里面清清楚楚是怎么个事!

    确实很多政策、措施,都是赵煦的手笔。

    可苏轼在这里面也是掺了不少私货。

    譬如说,登州养济院,以地方公使钱三千贯为本,建造渔船、商船,租赁给商贾,然后拿着得到的收益,作为养济院的开支这个制度,就是苏轼的个人意志。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于是,登州养济院,收容孤寡老人数百,为其养老、送终。

    当然了,养济院内的待遇,肯定好不到哪里去。

    孤寡老人在其中,只能说是有个遮风挡雨的地方,一日三餐能有粥饭可食,死后能有一副用船厂造船剩下的边角料打造的薄棺下葬而已。

    至于其他的什么道士和尚念经超度、祈福,平日的医药,都是靠着苏轼刷脸的免费服务——很多大和尚和牛鼻子,和苏轼关系都不错。

    这些人看在苏轼的面子上,才肯免费为养济院的孤寡老人看病、施药、念经。

    苏轼离任后,这些服务就肯定是要收费的了。

    此外,登州还拿着地方上结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