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匠心得证祖祠影踪(1 / 4)

加入书签

卢浮宫展厅的晨光比昨日更柔,透过彩绘玻璃窗洒在《百鸟朝凤》的盲绣上,让凤凰尾羽的金线泛起细碎的虹光。

姜芸刚把绣品的防尘罩轻轻掀开,就见林晓带着几位西装革履的人走来,为的是巴黎知名奢侈品品牌“鎏金时代”

的设计总监安娜,她手里攥着昨晚的合作意向书,眼神里满是急切。

“姜女士,我们连夜研究了苏绣的针法,”

安娜的指尖点在意向书的条款上,“但高定礼服的生产周期只有三个月,能不能把叠绣的层数从七层减到三层?这样更适合批量生产。”

她身后的助理立刻递上修改后的设计图,上面的凤凰图案果然简化了许多,原本繁复的尾羽变得单薄。

姜芸没有接设计图,而是拉着安娜走到荷花绣屏前,指尖指着鸳鸯眼的金线:“您看这里,用化学固色技术处理的金线,能承受七层叠绣的重量而不断裂,这正是我们技术突破的意义。

如果减到三层,苏绣的立体感就没了,和机器绣的有什么区别?”

她从随身的绣筐里拿出一小块绣样,“这是我昨晚绣的,七层叠绣,耗时三小时,虽然慢,但这才是苏绣的灵魂。”

安娜盯着绣样看了许久,忽然笑了:“我终于明白为什么总统夫人说你是‘指尖上的哲学家’。

好吧,我们同意保留七层叠绣,但希望合作社能派绣娘去巴黎指导生产。”

姜芸刚要答应,林晓悄悄拉了拉她的衣角,递来手机——屏幕上是张师傅来的消息:“山崎的日本同伙在苏州祖祠附近出没,好像在找什么东西。”

谈判结束后,姜芸在休息区给张师傅回电话,声音压得很低:“祖祠有没有派人看守?”

“我已经让合作社的几个年轻绣娘和村里的民兵轮流守着了,”

张师傅的声音里带着担忧,“对了,你让我查的匿名桑树苗,查到了,是陈嘉豪通过香港的公益机构捐的,品种是我们合作社急需的‘苏绣一号’桑苗。”

挂了电话,姜芸看着窗外的塞纳河,心里泛起一阵复杂。

陈嘉豪的弥补之举让她动容,但山崎残余势力的动作又让她不安。

这时,陈嘉豪的身影出现在休息区门口,手里拿着一个文件袋,比昨天更显憔悴,却多了几分坚定。

“我来给你送山崎的资料。”

他把文件袋放在桌上,“这是我整理的山崎株式会社近几年的刺绣专利申请记录,他们从三年前就开始仿冒苏绣技法了。”

文件袋里的资料很详细,其中一份专利申请附图上,金线的固色配方与合作社的初稿几乎一致,只是把“桑叶提取物”

换成了“樱花提取物”

“他们偷了我们的配方后,还想本土化改良。”

陈嘉豪指着附图旁的备注,“而且我查到,皮埃尔不止和山崎合作,还帮其他东洋企业伪造过‘非遗传承证明’。”

姜芸翻到最后一页,看到一张山崎株式会社的内部会议照片,角落里有个穿黑色风衣的男人,正是昨晚在卢浮宫门口打电话的人。

“这个人叫松本,是山崎的得力助手,据说对中国传统绣娘祖祠的历史很有研究。”

陈嘉豪补充道,“我已经把这些资料给警方了,他们会留意松本的动向。”

“桑树苗是你捐的吧?”

姜芸忽然问。

陈嘉豪愣了一下,随即点头:“合作社的桑园去年遭了虫灾,我听说后就联系了香港的苗圃,那些桑苗能抗虫,产量也高。”

他顿了顿,声音有些沙哑,“我知道这点事不足以弥补我的过错,但我想为苏绣做些实事。”

姜芸没有说话,只是把文件袋收好。

她忽然想起张师傅说的“老祖宗的手艺不能断”

,或许传承的意义,就在于既坚守底线,也给知错能改的人一个机会。<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