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指尖荣光故纸藏谜(1 / 3)

加入书签

卢浮宫“东方非遗展”

的展厅内,鎏金穹顶投下的暖光漫过绣品的丝线,姜芸站在盲绣《百鸟朝凤》前,指尖还残留着小满最后一针落下时的震颤。

展厅中央的旋转展台上,这件由聋哑绣娘用触觉还原的作品正接受着无数目光的审视——有人俯身轻触凤凰尾羽的纹路,有人举着放大镜观察针脚的疏密,细碎的赞叹声混着相机快门声,在空气中织成细密的网。

“这简直是神迹。”

一位戴金丝眼镜的老者用中文感叹,他是巴黎东方艺术博物馆的馆长,指尖刚触到绣品边缘,便被那均匀的针距惊得挑眉,“我研究东方刺绣三十年,从未见过如此兼具力道与柔情的作品,尤其是这凤凰冠的叠绣技法,比清代宫廷绣还要精妙。”

姜芸侧头看向身旁的小满,女孩正用手语向几位聋哑观众比划着什么,阳光落在她缠着纱布的指尖上,映出掌心淡淡的针痕。

察觉到姜芸的目光,小满转过头,眼里闪着雀跃的光,手语打得又快又急:“他们说想学习盲绣,问我们能不能开培训班。”

“当然可以。”

姜芸笑着点头,声音里还带着未散的沙哑。

这三天来,她几乎没合过眼,从处理掉包危机到协助小满赶制作品,神经一直绷得像拉紧的绣线,直到今早开展时,看到玛利亚带着法国总统夫人走进展厅,那根弦才稍稍松动。

总统夫人正站在荷花绣屏前,指尖隔着玻璃轻轻描摹鸳鸯眼的金线,身旁的翻译低声解释着“化学固色技术”

的突破。

“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就像香槟与鹅肝的搭配,看似冲突却相得益彰。”

总统夫人转身看向姜芸,握住她的手时,惊讶地现这双创造出奇迹的手竟如此粗糙,“听说为了调试配方,你熬了二十三个夜晚?”

姜芸指尖微颤,想起那些在化工厂实验室的日夜——桑叶汁液染绿的掌心,反复记录数据的笔记本,还有李建国那句“传统不是枷锁”

她刚要开口,就被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断,林晓攥着手机快步走来,脸色复杂地朝她使了个眼色。

展厅僻静的休息区,陈嘉豪正坐在长椅上,西装外套皱巴巴的,眼下是浓重的青黑。

看到姜芸进来,他猛地站起身,双手在身侧攥了又松,喉结滚动数次才开口:“对不起,姜芸。”

姜芸拉过椅子坐下,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随身携带的民国绣娘日记。

“皮埃尔和山崎是怎么勾结的?”

她的声音很平静,没有预想中的怒火,只有一种尘埃落定的疲惫。

陈嘉豪颓然坐下,从公文包里掏出一份录音笔:“去年山崎株式会社帮我度过资金危机,条件是让我留意合作社的技术进展。

这次邀展函来后,皮埃尔找到我,说山崎要《百鸟朝凤》的真品,想在日本宣称是‘东洋刺绣的改良范本’。”

他顿了顿,声音艰涩,“我一开始没同意,直到他们绑架了我女儿,逼我配合掉包。”

录音笔里的内容印证了他的话,山崎的威胁声、小女孩的哭喊声,还有皮埃尔安排运输的细节都清晰可辨。

林晓在一旁补充:“警方已经核实了,他女儿昨天刚被救出来,山崎的人在机场被抓时,还带着仿制的‘东洋刺绣’证书。”

姜芸翻开日记,那页“泉水竭,匠心续”

的字迹旁,“化学固色”

的淡痕还未消散。

她忽然想起陈嘉豪当初推荐“东洋货运”

时的犹豫,想起林晓听到的那句粤语“按计划来”

,原来所有的破绽都藏在细节里。

“你为什么现在才说?”

“皮埃尔答应我,只要掉包成功就放了我女儿,我不敢赌。”

陈嘉豪从口袋里掏出一张银行卡,“这是山崎给我的‘酬劳’,我已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