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指尖荣光故纸藏谜(2 / 3)

加入书签

经捐给了非遗保护基金会。

还有,我联系了欧洲的几家奢侈品品牌,他们对苏绣元素很感兴趣,这是合作意向书。”

他把文件推到姜芸面前,眼神里满是愧疚,“我知道我欠合作社太多,以后要是用得到我,随叫随到。”

姜芸没有接银行卡,只是拿起意向书翻了翻。

阳光透过休息区的玻璃窗,在纸页上投下光斑,她忽然想起合作社的老匠人们,想起张师傅那句“老祖宗的手艺不能断”

,忽然明白传承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就像这苏绣的针法,少了任何一针都不完整。

“合作的事,我们开会再议。

至于过去的事,等山崎案结了再说。”

回到展厅时,气氛比刚才更热烈了。

几位国际奢侈品品牌的设计师正围着小满,比划着想要将盲绣元素融入高定礼服。

姜芸刚走过去,手机就震动起来,是一封陌生邮件,件人署名是“沈曼卿后人”

邮件附件里是一张泛黄的老照片,照片上的民国女子穿着蓝布旗袍,坐在绣绷前,手里握着的金针与姜芸空间里的一模一样。

正文只有短短几行字:“祖母沈曼卿临终前说,灵泉源头在苏州绣娘祖祠,需‘匠心、传承、团结’三印激活。

附祖祠平面图,近期有日本人频繁探访,望君留意。”

姜芸的心跳骤然加快,她点开平面图,祖祠的位置标记在苏州拙政园附近,图上圈出的“灵泉井”

旁,画着与空间灵泉池边相同的红色纹路。

她忽然想起张强昏迷时说的“穿民国衣服的女人”

,想起日记里自动翻开的页数,原来民国绣娘沈曼卿,就是空间的初代主人。

“姜姐,怎么了?”

小满走过来,看到她苍白的脸色,担忧地用手语询问。

姜芸收起手机,强压下内心的激荡,笑着摇头:“没什么,是好消息。”

她看向展厅中央的《百鸟朝凤》,阳光落在凤凰的羽翼上,金线折射出细碎的光,就像灵泉池里的波光。

她忽然明白,灵泉的秘密从来不是靠泉水本身,而是藏在每一代绣娘的指尖,藏在那些坚守与传承里。

傍晚闭展时,玛利亚带来一位特殊的客人——盲人记者让·杜邦。

他抚摸着盲绣《百鸟朝凤》,脸上满是激动:“我从小就喜欢东方艺术,但从来没有‘看’得这么清楚过。

这绣品里有温度,有力量,就像有人在我耳边讲述东方的故事。”

他转向姜芸,“我想写一篇专题报道,名字就叫《指尖上的光明》,可以吗?”

姜芸点头,看着让·杜邦的指尖在绣线上轻轻滑动,忽然想起小满初学盲绣时的样子,想起那些在合作社里日夜练习的聋哑绣娘。

她掏出手机,给张师傅了条信息,告诉他展会成功的消息,还有盲人记者的故事。

信息出没多久,张师傅就回了电话,声音里带着笑意:“我就知道你们能行!

对了,合作社收到一批匿名捐赠的桑树苗,说是给我们扩大种植的,标签上写着‘匠心传续’。”

姜芸站在卢浮宫的台阶上,晚风拂过脸颊,带着塞纳河的湿润气息。

她抬头看向夜空,忽然觉得那些闪烁的星光,就像无数绣娘的指尖,在历史的画布上绣出了传承的纹路。

手机屏幕还亮着,沈曼卿的老照片在夜色里泛着微光,她知道,这场关于苏绣的博弈,才刚刚开始。

远处的路灯下,一个穿黑色风衣的男人正盯着展厅的方向,手里攥着一张照片,照片上是苏州绣娘祖祠的大门。

他掏出手机,拨通了一个号码,用日语低声说:“目标已经知道祖祠的位置了,下一步怎么办?”

电话那头传来模糊的回应,男人的嘴角勾起一抹冷笑,转身消失在夜色里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