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泥土里的根指尖上的光(2 / 3)
根针。”
当天晚上,姜芸就拨通了刘主任的电话。
她没有抱怨,只是平静地陈述了石磨村的困境。
电话那头,刘主任沉默了许久,最后用一种斩钉截铁的语气说:“姜芸同志,你放心!
‘非遗扶贫’,不能只扶一半。
我马上回县里开会,申请专项基金,免费为所有贫困村的绣娘提供固色剂和基础测量工具!
培训的事,也得你们合作社主力!”
三天后,第一批“非遗扶贫专项基金”
支持的物资,连同林晓、小满等几位熟练的年轻绣娘,一起抵达了石磨村。
固色剂和工具的问题解决了,但新的难题又摆在了面前——培训。
这些绣娘们,习惯了“口传心授”
的传统模式,对化学比例、操作流程的理解非常吃力。
林晓她们一遍遍地讲,一遍遍地演示,绣娘们还是频频出错,不是比例失调,就是浸泡时间不对。
土坯房里,气氛再次变得焦灼。
就在这时,一个瘦小的身影,引起了小满的注意。
那是个叫阿杏的姑娘,约莫十六七岁,长得清秀,眼神却总是躲闪着,从不与人交流。
她安静地坐在角落,手里捏着一根针,却迟迟不动。
旁边的大婶悄悄告诉小满,阿杏天生聋哑,人又内向,但特别喜欢绣东西,只是没人教得会。
小满走到阿杏身边,看着她面前那块因为紧张而绷得歪歪扭扭的绣布,以及那根被捏得烫的绣针。
阿杏察觉到有人靠近,惊恐地抬起头,像一只受惊的小鹿。
小满没有说话,只是对她露出了一个温柔的微笑。
然后,她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动作。
她“扑通”
一声,在阿杏面前的泥地上跪了下来。
这个举动,让整个土坯房瞬间安静下来。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看着这个在合作社里被视作天才的盲绣姑娘。
小满伸出自己那双因常年刺绣而略显粗糙的手,轻轻地、包裹住阿杏那双因为紧张而冰凉的手。
她没有去拿阿杏的针,而是用自己的手指,在阿杏的手背上,轻轻地、有节奏地敲击着。
一下,两下,三下……那是在模拟绣针刺入绣布的力度。
接着,她又引导着阿杏的手,让她的指尖,去感受丝线的捻度,去触摸绣布的经纬纹理。
她的手指在阿杏的手心画着圈,时而轻,时而重,像是在讲述一个无声的故事。
阿杏起初浑身僵硬,但小满的手心传来的一阵阵温暖和力量,让她慢慢放松下来。
她能感觉到,这个看不见世界的姐姐,正在用一种她能理解的方式,教她一种全新的语言。
小满拿起一根金线,将线头穿过针眼,然后,将针和线一起,放进了阿杏的手心。
她握着阿杏的手,引导着针尖,轻轻刺入绣布。
“嗤。”
一声微不可闻的轻响。
针穿透了布料。
小满没有松手,她继续引导着阿杏的手,感受着丝线在布料中穿梭的阻力,感受着针脚起落的韵律。
她的脸上没有丝毫的不耐,只有极致的专注与温柔。
阳光从破旧的窗棂透进来,在她长长的睫毛上投下一片阴影,那双看不见光明的眼睛,此刻却仿佛比任何人都更明亮。
阿杏的脸上,第一次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她能“听”
到绣针的呼吸,能“看”
到丝线在布下走过的轨迹。
这是一种完全不同于以往的体验,它不依赖眼睛,不依赖耳朵,只依赖指尖最纯粹的触感。
一针,两针,三针……
阿杏的动作从生涩变得流畅。
她绣出的第一片花瓣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