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农试大比(2 / 2)

加入书签

,“辨土”

场中摆放数个陶盆,盛放着色泽、质地各异的土壤,有黏重黑土、疏松沙壤、贫瘠红土等。

考官要求学子言明其特性及适宜作物。

不少学子面对泥土,只能依据书本泛泛而谈,或干脆哑口无言。

而东塘几人,常年与土地打交道,伸手一捻,观其色,感其质,便能准确说出其保水性、肥力高低,以及最宜种植棉、桑、瓜、豆何种作物,言之有物,贴合实际,令考官频频颔。

第二项,“施肥”

考官列出人粪、畜肥、草木灰、豆饼等数种常见肥料。

学子们多只能说出其名,于其酵程度、施用时机、针对何种作物土壤效果最佳,则含糊其辞。

东塘几人却对答如流,甚至能指出生粪直接施用易“烧苗”

,草木灰宜用于酸性土壤等细节,皆是李青禾平日严格教导、他们亲身实践所得。

第三项,“驱虫”

考官出示几种常见害虫的图样或实物,如蚜虫、棉铃虫、卷叶蛾等。

学子们能识其名者已算不错,论及防治,多止于“人工捕捉”

、“烟熏”

等笼统说法。

东塘几人却不仅能准确辨识,更能说出其习性,提出利用薄荷气味驱避、草木灰水喷洒、乃至引入益虫等更为精细有效的方法,其中不少思路,令在座的农官都露出惊异之色。

三项考毕,高下立判。

那些平日只知诵读诗书的学子,面对实实在在的农事问题,大多捉襟见肘。

而东塘来的几名年轻人,虽无华服,言语质朴,却对答如流,所言之法俱是可行之策,其娴熟程度,远一众学子。

县令与山长、众考官商议片刻,心中已有决断。

虽东塘几人仅为“观摩”

,但其表现实在出众,若按实际能力,足可名列前茅。

为示公允,亦为激励实学,县令当场宣布,此届农试大比,特允观摩者参与评核。

最终,三甲之名公布:周家长子位列榜,张寡妇之女次之,另一名东塘后生再次之。

书院学子,竟无一人入得三甲!

县令亲自为三人颁授嘉奖,虽非功名,却是实打实的荣耀。

他望着这三个来自东塘、面色黝黑却眼神明亮的年轻人,又望向远处人群外那个静静站立、枯槁沉默的身影,抚掌感叹道:“真师出高徒也!

学问在野,诚不我欺!”

塘埂方向。

大比已散,人潮渐退。

那个沉默如礁石的身影……不知何时已立于农学场远处的柳荫下。

浑浊的目光……掠过那三个手捧嘉奖、激动不已的东塘年轻人,最终定格在独自离去、背影萧然的李青禾身上。

枯槁的嘴唇……极其艰难地……翕动了一下。

一个低哑的、仿佛也混合了泥土气息与荣耀辉光的声响,缓缓地吐出:

“……野——……”

声音顿了顿,似在确认这来自田间的学问所绽放的光芒。

“…——学——…”

“…——冠——…”

下颌极其缓慢地、带着一种对实践真知越堂皇虚名的深沉认知,向下一点。

“…——实——!”

“野学冠实——!

!”

声音落下。

他身影融入柳条摇曳的绿影之中。

场中,夺得三甲的东塘年轻人被众人围住请教,脸上洋溢着自豪的光彩。

一场官办的农试,竟成了——……田——……野——……智——……慧——……的——……最——……佳——……注——……脚——……,……声——……震——……四——……座——。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