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隋朝29(3 / 4)
就尝尝,看看你们是不是真的在用心做饭,而不是偷懒。
【林阿灶赶紧拿起筷子,递给李监工。
李监工接过筷子,夹了一口碎金饭,放进嘴里。
饭粒软糯,蛋黄的香味和腊肉的油香在嘴里散开,比他平时吃的官饭还好吃】
李监工(嚼着饭,点了点头,脸上的刻板表情消失了):嗯……这饭做得不错,糙米不夹生,蛋黄也裹得均匀,香味也足。
叫什么名儿?
孙老栓(赶紧说):回李头儿,这叫“碎金饭”
,您看这饭粒,跟碎金子似的,多吉利。
李监工(笑了笑,又夹了一口):“碎金饭”
,这名儿好。
阿灶,你这手艺不错,以后伙房要是有剩下的食材,你就多琢磨琢磨,给兄弟们改善改善伙食,只要不浪费,我不拦着。
赵夯(一听,高兴地说):谢谢李头儿!
您放心,我们肯定好好干活,不偷懒!
场景二:宫束班后院,傍晚
【夕阳西下,暑气渐消。
林阿灶把剩下的碎金饭热了热,又煮了一锅蛋花汤,大家围坐在树荫下,边吃边聊。
李监工也没走,坐在一旁,手里端着碗碎金饭,吃得津津有味】
李监工(放下碗,抹了抹嘴):阿灶,这碎金饭要是能传到外面去,肯定受欢迎。
你想啊,寻常百姓家也有糙米和鸡蛋,做法也不难,要是学会了,也能给家里的饭桌上添个花样。
林阿灶(点点头):李头儿说得是,这碎金饭做法简单,不用什么贵重食材,百姓家都能做。
就是不知道,能不能传出去。
孙老栓(喝了口蛋花汤,说):怎么不能传?咱们宫束班的匠人,每年都有轮休的,到时候回去跟家里人一说,家里人再跟邻里一说,慢慢就传出去了。
再说,咱们有时候帮宫外的铺子做活,也能跟他们提提这做法。
钱小乙(笑着说):对!
我下个月轮休,回去就教我娘做,我娘肯定喜欢。
到时候我家邻居问起来,我就跟他们说,这是宫束班的“碎金饭”
,保准他们都想学。
赵夯(拍了拍胸脯):我也去说!
我老家在扬州,那边人爱吃米,这碎金饭肯定合他们的口味。
等我回去,教我们村的人做,到时候整个扬州都知道这碎金饭!
第三幕:岁月流转,碎金饭传民间
场景一:宫束班伙房,半年后,冬日
【冬天来了,宫束班的匠人都穿着厚棉袄,伙房里却热气腾腾。
林阿灶正在灶台前炒碎金饭,这次加了点胡萝卜丁和青豆,颜色更鲜艳了。
赵夯、钱小乙、孙老栓在一旁帮忙,李监工也站在旁边看着】
李监工(笑着说):阿灶,你这碎金饭的花样越来越多了,加了胡萝卜和青豆,看着更喜庆了。
前儿我去御膳房,听那边的厨子说,他们也学着做碎金饭了,说是给宫里的娘娘们尝尝鲜。
林阿灶(笑着说):真的?那太好了!
这碎金饭能让更多人吃到,我就高兴。
钱小乙(拿着刚炒好的碎金饭,尝了一口):阿灶,你这手艺越来越好了,比御膳房做的还好吃。
我上个月回家,我娘都学会做了,我邻居家的媳妇还来问我娘要做法,说家里孩子爱吃。
赵夯(也说):我老家那边也传开了!
我弟给我捎信,说现在扬州城里的小饭馆,都有碎金饭卖了,说是“宫束班传出来的秘方”
,好多人都去吃,生意可好了!
孙老栓(点了点头,感慨地说):没想到啊,咱们几个吃货闲得没事琢磨出来的饭,居然能传这么远。
这也算是咱们宫束班的一件好事了。
场景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