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三国9(3 / 3)
>!
就像班头做的门,有骨有肉,不再是单薄的笔画。
阿墨:(凑上前)先生,您这字的墨色也不一样了!
“天”
字的捺笔墨浓些,“地”
字的竖笔墨淡些,看着就像木门上的漆,有深有浅,活了!
(老班头放下砂纸,走到石桌前,指着“地”
字的竖钩。
)
老班头:您看这钩,收笔时稍顿再挑出,就像我们给木门装门环,先把铁环固定住,再轻轻敲实,既稳又有力度。
要是直接挑出,就像门环没固定好,看着飘。
(胡昭点头,再提笔写“山水”
二字。
这次他特意调整墨色,“山”
字用浓墨,笔画厚重如木门板;“水”
字用淡墨,线条流畅如溪水流淌。
写完后,他起身绕着石桌走了一圈,又看了看一旁的工艺门,忽然大笑起来。
)
胡昭:我懂了!
书法不是死摹碑帖,是师法天地万物!
木之纹理是字的走势,榫卯之合是笔的呼应,漆墨之浓淡是字的气韵!
多谢班头与二位兄弟点醒,胡昭今日才算真正入了书法的门!
阿木:(挠头笑)先生太客气,我们就是说些做门的笨道理,没想到能帮到先生。
老班头:(抚须笑道)手艺与书法,本是同源。
都是用手用心,将心中所想落到实处。
先生有读书人的慧根,只是差了点“接地气”
的琢磨。
往后练字,多看看身边的器物,多想想做事的道理,定能有大进益。
(胡昭对着老班头三人深深作揖。
)
胡昭:三位的教诲,胡昭铭记于心。
今日一别,若有机会,定要为宫束班写一幅门联,以谢点醒之恩。
老班头:(摆手)先生客气了。
我们做门,是为了给人遮风挡雨;先生写字,是为了传承文脉,都是积德的事。
往后先生成了书法大家,别忘了给我们宫束班留个名,让后人知道,手艺人也能帮读书人悟道理,就够了。
(阳光透过槐树叶洒在石桌上,胡昭的字迹在晨光中显得格外有神。
阿木扛起木料,阿墨收拾漆具,老班头提着工艺门的框架,准备启程。
胡昭站在石桌前,望着三人的背影,又低头看了看手中的毛笔,眼神坚定。
)
胡昭:(轻声自语)木骨为基,墨魂为魂。
往后,我便以“木”
悟笔,以“心”
写字,定不负今日之悟。
(胡昭拿起书箧,将宣纸与毛笔小心收好,朝着与宫束班相反的方向走去,脚步轻快,背影渐渐消失在林间小道。
石桌上的“天地山水”
四字,在晨光中熠熠生辉。
)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