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三国9(2 / 3)
拿起阿木手中的木刨,将木片放在桌沿,右手握刨柄,左手轻按木片,缓缓推刨。
刨花如丝带般飘落,木片边缘变得光滑平整。
)
老班头:(递过木刨给胡昭)先生试试。
握刨不能死劲,掌心要留些空隙,让刨子顺着木纹“走”
,手腕要松,力气要用在“推”
上,不是“攥”
上。
(胡昭接过木刨,依样尝试,却因握得太急,木刨跑偏,只刮下一小块木茬。
)
阿木:(笑道)先生,您这是把刨子当刀剑握啦!
得像抱小娃娃似的,轻着点,又得稳住劲。
老班头:(接过木刨,再示范一次)写字握笔也是如此。
笔杆是“骨”
,手指是“筋”
,筋要柔,才能让骨灵活。
您看阿墨画纹样,手腕转得有多顺。
(众人望向阿墨,只见他手腕轻转,毛笔在木门坯上画出流畅的云纹曲线,墨色深浅均匀,线条无滞涩之感。
)
阿墨:(停下笔)先生,我画纹样时,心里想的不是“画直线”
“画圆圈”
,而是想着这云纹要绕着门楣的弧度走,就像溪水绕着石头流。
您写字时,是不是总盯着笔画的“形”
,忘了字的“势”
?
胡昭:(猛然一怔)“形”
与“势”
?我练字时,总对着碑帖临摹笔画长短,却从未想过字的整体走势……
(老班头起身,走到墙角的工艺门前,手指门楣上的云纹。
)
老班头:这门楣是弧形的,云纹就得跟着弧度过渡,左边密些,右边疏些,看着才匀称。
要是都画得一样密,就像把字写得挤成一团,没了透气的地方。
您看这门框的榫卯,(指木门连接处)凸榫要顺着凹卯的形状走,严丝合缝才牢固,这不就像写字时,笔画要相互呼应,笔断而意连吗?
(胡昭走到门前,凝视云纹与榫卯,又低头看自己的手,若有所思。
他拿起桌上的毛笔,蘸了些米酒,在一张废纸上写了个“昭”
字。
这次握笔稍松,手腕微转,笔画竟比先前流畅了些。
)
胡昭:(惊喜)方才握笔时,想着您说的“刨木顺纹”
,手腕松了些,笔画真的不那么僵了!
可我还是觉得,字里少了点“劲”
。
老班头:(指了指门外的老槐树)先生看那树干,枝干是弯的,可根却扎得深,风一吹,枝干会晃,根却不动。
做门的木料,要选树干直、年轮密的,这样门才结实。
写字的“劲”
,不在手上,在心里,在脚下。
心里有定数,笔下才有根基;脚下站得稳,手腕才不会飘。
第三幕:林间练字得真髓
【时间】次日清晨
【地点】酒肆后院,有石桌石凳,旁有溪流,老槐树下摆着宫束班的木料与工具
(胡昭天未亮便起身,在石桌上铺好宣纸,研好墨。
老班头、阿木、阿墨也陆续来到后院,老班头继续打磨木门,阿木劈柴,阿墨准备漆料,不时望向胡昭。
)
(胡昭提笔蘸墨,先深吸一口气,双脚分开与肩同宽,手腕放松,回想着昨日老班头说的“顺纹刨木”
“榫卯呼应”
,笔尖轻触宣纸,写下“天地”
二字。
笔画间有了弧度,横画略向右上倾斜,如木门楣的弧线;竖画垂直却不僵直,似门框的榫卯般沉稳。
)
胡昭:(放下笔,凝视字迹)这字……竟有了“气”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