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三国1o(1 / 5)
木火匠心:宫束班造弩记
剧本类型
历史轻喜剧
故事背景
建安十二年,蜀地汉中郡郊野“木巧坊”
,这里是诸葛亮为改良军械特设的工匠营,聚集了一群技艺精湛却性格跳脱的木工匠人,人称“宫束班”
——因班中匠人总爱用宫木(上等硬木)做束腰工具得名,又因日常爱插科打诨,被营中士兵私下叫“憨货班”
。
此时诸葛亮正为北伐缺少高效远程兵器愁,欲改良先秦弩机,宫束班的一群“憨货”
却在玩闹中误打误撞,为连弩研提供了关键思路。
人物表
1老木:宫束班班头,5o岁,满脸皱纹却眼神精明,一手木工活出神入化,爱叼着竹烟斗,表面嫌弃徒弟们“不务正业”
,实则护短又懂变通。
2阿槌:2o岁,老木的大徒弟,力大无穷,能单手举百斤木坯,却总爱用锤子“解决一切问题”
,说话直来直去,是班中“闯祸担当”
。
3小刻:19岁,老木的二徒弟,心思细腻,擅长在木头上刻精细花纹,却总爱琢磨“没用的小玩意儿”
,比如能连三颗石子的木弹弓,是班中“灵感担当”
。
4瘦竹:22岁,班中唯一懂点机械原理的匠人,瘦得像根竹竿,总抱着一本翻烂的《考工记》,说话文绉绉,却总被师兄弟的“野路子”
带偏,是班中“理论担当”
。
5诸葛亮:4o岁,蜀汉丞相,一身素色长衫,手持羽扇,神情沉稳,常来木巧坊视察,对工匠们的“奇思妙想”
既严谨又包容。
6侍卫甲乙:诸葛亮的随身侍卫,严肃认真,总跟不上宫束班的“玩闹节奏”
。
7士兵丙丁:木巧坊的值守士兵,负责传递物料,偶尔会被宫束班拉来当“试验品”
。
第一幕:木坊玩闹,误打误撞出“奇招”
场景一
木巧坊主工坊——日内
【工坊宽敞,地面铺着木屑,墙角堆着松木、楠木坯料,架子上摆着半成品弩机、刨子、凿子等工具。
阳光从天窗照进来,光柱里飘着木屑。
】
【阿槌光着膀子,古铜色的胳膊上沾着木屑,正举着一把大铁锤,对着一块楠木坯子“砰砰”
砸。
老木叼着竹烟斗,坐在门槛上,眯着眼看他,烟斗里的烟圈慢悠悠飘向空中。
】
老木:(吐掉烟蒂,用脚碾灭)阿槌你小子能不能轻点儿?这楠木是丞相特意让人从蜀南运过来的,砸裂了看我不抽你!
阿槌:(停下锤子,抹了把额头的汗)师父,这木头太硬了!
咱们要做的弩臂得能扛住弓弦的力道,不砸实了哪行?再说,小刻还在旁边瞎琢磨呢,他那玩意儿才叫浪费木料!
【镜头转向工坊角落,小刻蹲在地上,面前摆着一把自制的木弹弓,弹弓两侧各挖了三个小槽,槽里放着圆润的石子。
他左手拉弓,右手快把石子依次推进槽里,“咻咻咻”
三声,三颗石子先后射向墙上的木靶,全中靶心。
】
小刻:(得意地回头)师父,阿槌哥,你们看!
我这“三石弹弓”
,不用每次装石子,一拉能射三颗!
比普通弹弓快多了!
瘦竹:(凑过来,扶了扶不存在的眼镜,指着弹弓)小刻,你这设计违背《考工记》“机巧者,一一停”
的原理啊!
弹弓槽位密集,容易卡壳,而且……(突然被阿槌拍了下肩膀,吓了一跳)
阿槌:(抢过弹弓,学着小刻的样子拉弓,却没控制好力道,石子“嗖”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