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三国7(2 / 3)

加入书签

【皇象犹豫了一下,走过去坐下。

老班头将礁石递给他,礁石表面布满深浅不一的纹路,有的像篆字的曲笔,有的像隶字的波磔,阳光照在上面,纹路竟像在流动。

老班头(指着礁石纹路):十年前我第一次来这儿,以为这就是块普通石头。

后来雕一块“江涛纹”

木匾,总觉得浪头少了点劲,又来这儿看了三天潮——你猜怎么着?这礁石上的纹,不是浪头砸出来的,是潮水“磨”

出来的。

阿石(突然开口,指了指江面):涨潮时,浪是“急”

的,可礁石接浪的地方,是“软”

的;退潮时,水是“缓”

的,可礁石留痕的地方,是“硬”

的。

【皇象捧着礁石,手指顺着纹路游走,突然站起来,走到滩涂边,弯腰蘸了江水,在礁石上写“急”

字。

横画起笔时,他刻意放慢度,笔尖顺着江风的方向轻扫,竖笔落下时,却猛地收住力道,让笔锋“留”

在石面上——写完一看,那“急”

字竟少了往日的僵硬,多了几分江潮的灵动。

皇象(眼睛亮,声音颤):我之前写“急”

字,总想着“快”

,把笔攥得死紧,倒像用刀刻字;可这潮水磨石头,是“慢中带劲”

,就像……就像握笔要“松中藏力”

老班头(端起米酒递给皇象):你看阿木雕木头,他要是把凿子攥死了,雕出来的花纹是“死”

的;可他松着劲,让凿子顺着木纹“走”

,花纹就活了。

书法和木作、石作,不都是一个理?你握着笔,不是要“控制”

墨,是要让墨跟着你的“气”

走——气顺了,字自然就活了。

【江风又起,吹得酒旗猎猎作响。

皇象接过米酒,仰头喝了一口,突然从书袋里掏出竹简和笔,蹲在滩涂边,蘸着江水就写。

这一次,他手腕不再僵硬,笔锋时而轻如鸿毛,时而重如坠石,竹简上的“急就章”

三个字,竟带着江潮的起伏、木纹的柔劲,连墨汁晕开的痕迹,都像极了礁石上的纹路。

阿木(凑过去看,咂着嘴):好家伙!

这字像是从江里捞出来的,连风的劲都裹在里面了!

皇象(写完最后一笔,站起身时,眼眶有些红):班头,我懂了!

之前我总把“书法”

当块硬骨头啃,却忘了它和你们做工艺一样——不是“用劲”

,是“懂劲”

木要有木纹的劲,石要有石理的劲,字,要有笔墨的劲啊!

第三幕:墨醒书魂

【时间】半年后,冬月,申时

【地点】广陵城,宫束班工坊,兼作酒肆的厅堂

【场景】工坊里飘着松烟墨的香气,墙上挂着一幅绢帛,上面写着《急就章》,笔势如江潮奔涌,章草的波磔间藏着木石的苍劲。

老班头、阿木、阿石围坐在案前,案上摆着一盘酱肉、一壶热酒,皇象身着浅绛色长衫,手持一卷新写的竹简,笑容舒展。

店家(端着一盘蒸饺走进来,指着墙上的绢帛,对客人叹道):各位客官,这可是皇象先生半个月前写的《急就章》!

现在整个广陵城的世家子弟,都拿着绢帛来求他的字——谁能想到,半年前他还在江边对着礁石呆呢!

阿木(夹了一块酱肉塞进嘴里,冲皇象挤眼睛):现在该叫“皇大家”

了!

不过说真的,你现在写的字,比我雕的龙还活——尤其是那竖笔,像极了班头弹墨线,直里带着柔劲!

【皇象拿起竹简,递到老班头面前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