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三国7(1 / 3)

加入书签

墨门醒象

人物表

-皇象:2o岁,广陵郡书手,痴迷书法却陷入瓶颈,笔法拘谨,自认“匠气难脱”

-老班头:5o岁,“宫束班”

工艺门掌事,擅木作雕刻,性格爽朗,懂“艺理同源”

-阿木:22岁,宫束班木工,手巧嘴快,爱调侃

-阿石:岁,宫束班石匠,沉默寡言,善观察

-店家:4o岁,江边酒肆主人,熟悉当地掌故

第一幕:困笔广陵

【时间】建安十三年,暮春,辰时

【地点】广陵城东南,皇象书斋

【场景】简陋书斋内,案上摊着数十张写废的竹简,墨汁泼洒出斑驳痕迹。

皇象身着青布长衫,手握狼毫笔,眉头紧锁盯着竹简上的“急就”

二字,笔杆在指间转了三圈,猛地将笔掷在案上,竹简被扫落在地。

皇象(声音闷,指节白):写了三月,还是这副死相!

横画如断木,竖笔似僵柱,连隔壁孩童描红都比我活泛——这书法,我怕是真的学不通了!

【窗外传来木锯声,夹杂着阿木的笑骂。

皇象起身推开窗,见对街宫束班的工坊里,老班头正拿着墨斗在木板上弹线,阿木蹲在一旁磨凿子,木屑像雪片似的落在青石板上。

阿木(举着磨亮的凿子,冲老班头喊):班头,您这墨线弹得也太直了!

等会儿雕“龙凤呈祥”

,我怕把龙雕成蚯蚓!

老班头(抬手敲了阿木后脑勺一下,指着木板):直是骨,曲是魂。

你看这木料纹理,左边密右边疏,等会儿下凿得顺着木纹走,龙鳞要“留三分松劲”

,凤羽得“藏半分柔劲”

——哪能像你握凿子似的,死攥着不放?

【皇象听到“死攥着不放”

,突然一怔,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窗沿。

他低头看了看自己的手,掌心还留着笔杆压出的红印,转身快步走回案前,捡起笔蘸了墨,可刚触到竹简,手又僵住了。

皇象(喃喃自语):顺着纹理走……可书法的“纹理”

在哪?我握着笔,倒像握着块烧红的铁,连气都喘不匀……

【书斋门被轻轻推开,店家端着一碗热茶走进来,见满地竹简,叹了口气。

店家(将茶碗放在案上):皇小哥,别跟自己较劲了。

今早听老班头说,他们要去茱萸湾看江潮,说是那边有块千年礁石,能拓出“自然篆”

的纹路——你不如也去走走?总闷在书斋里,墨汁都要变馊了。

【皇象盯着茶碗里晃动的水纹,水面映出他焦虑的脸。

他沉默片刻,突然抓起案上的布巾擦了擦手,抓起书袋往肩上一甩。

皇象:走!

去茱萸湾!

第二幕:江滩偶遇

【时间】同日,未时

【地点】茱萸湾江边,酒肆外滩涂

【场景】江风呼啸,浊浪拍打着岸边礁石,溅起半人高的水花。

老班头、阿木、阿石坐在酒肆屋檐下,面前摆着三碗米酒,案上放着几块从礁石上敲下的碎石。

皇象背着书袋,踩着湿滑的滩涂走来,长衫下摆沾了泥点,头被风吹得散乱。

阿木(先瞥见皇象,扯了扯阿石的衣袖,高声喊):哟,这不是咱们广陵城的“死磕书手”

吗?怎么不在家练笔,来这儿看浪花了?

【皇象脸一红,刚要转身,老班头起身招了招手,手里拿着一块灰黑色礁石。

老班头(笑着指了指身旁的空位):皇小哥,过来坐。

这江潮可比竹简有意思多了,你看这块石头。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