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东汉18(3 / 5)
【林阿婆放下手里的绣绷,走到春桃身边,拿起她的绣帕,手指轻轻抚过歪掉的喜鹊翅膀。
】
林阿婆:你这不是针脚的问题,是没看懂喜鹊翅膀的“势”
。
麻柳刺绣绣花鸟,讲究“活”
,喜鹊飞的时候,翅膀是斜着往上扬的,你绣的时候,线拉得太直,翅膀就僵了,像贴上去的,不是长在身上的。
春桃:(咬着嘴唇)可我怎么才能看出“势”
啊?我盯着图样看了半天,还是觉得翅膀就是平的。
【林阿婆没说话,转身从里屋拿出一个竹篮,篮子里装着几个用麦秆编的小玩意儿——有展翅的喜鹊,有开花的梅花,还有飞舞的蝴蝶。
她拿起那个麦秆喜鹊,递到春桃面前。
】
林阿婆:你看这个,我去年编的,喜鹊的翅膀是往上翘的,尾巴是往下垂的,这就是“势”
。
咱们绣的时候,要把这“势”
绣出来,针脚跟着翅膀的纹路走,线要松一点,别拉太紧,这样翅膀才像能扇动的。
【春桃接过麦秆喜鹊,翻来覆去地看,眼睛渐渐亮了。
她拿起绣帕,对着麦秆喜鹊比划了一下,然后重新穿好线,起针的时候,手指比之前稳了不少,金线慢慢盘在绣布上,喜鹊的翅膀渐渐有了弧度。
】
春桃:(惊喜地叫出声)林阿婆!
你看!
好像真的不歪了!
这翅膀真的像要飞起来似的!
秀莲:(凑过来看,也笑了)还真像!
春桃你这下开窍了啊!
林阿婆,你这麦秆玩意儿真管用,能不能也给我整个梅花的?我也学学这“势”
。
林阿婆:(笑着点头)行啊,明天我给你编一个。
其实咱们麻柳刺绣,最讲究“师法自然”
,东汉那会儿的绣娘,都是看着田里的稻穗、院里的花草绣的,哪有什么现成的图样?都是把眼里看到的、心里记住的,一针一线绣出来的。
咱们现在有图样,可不能光盯着图样,得把自己当成那只喜鹊、那朵梅花,才能绣活。
【桂婶走到桌边,拿起一个空的竹盒,里面放着几根不同粗细的针。
她把针分给三人,又拿出一捆新的麻线。
】
桂婶:林阿婆说得对,咱们绣的不是布,是日子。
你看这麻线,是咱们镇上自家种的麻纺的,软和又结实,绣在布上,能存几十年。
镇上王姑娘出嫁的时候,揣着咱们绣的“龙凤呈祥”
帕子,现在她女儿都五岁了,帕子还好好的,去年她还来问我,能不能再绣一块给她女儿当嫁妆。
秀莲:(眼睛瞪圆了)真的?那咱们这手艺,还能传两代呢!
等我闺女长大了,我也教她绣麻柳刺绣,让她也进咱们宫束班,跟咱们一起嘻嘻哈哈绣绣品。
春桃:(手里的针没停,绣帕上的喜鹊渐渐成形)我也要教!
到时候咱们宫束班就有好多年轻姑娘了,林阿婆当老师傅,桂婶管工具,我管色彩,秀莲管度,咱们把麻柳刺绣绣遍全镇,绣到城里去!
【林阿婆看着春桃和秀莲兴奋的样子,又看了看桂婶温和的笑容,拿起自己的绣绷,重新戴上老花镜。
煤油灯的光落在她的手上,金线在绣布上穿梭,那只蝴蝶的最后一只翅膀,渐渐绣好了。
】
林阿婆:(声音轻轻的,却带着力量)会的,都会的。
只要咱们这群“憨货”
不放弃,一针一针绣下去,老祖宗的手艺,就不会断。
【窗外传来几声狗吠,班房里的针声“沙沙”
,煤油灯的光摇曳着,把四个人的影子映在墙上,像一幅慢慢展开的麻柳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