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东汉18(4 / 5)
绣卷,温暖又坚定。
】
第三幕:绣品与传承
场景三:宫束班班房-日-内
【一个月后,阳光明媚,班房里摆满了绣好的“喜上眉梢”
绣帕,还有几幅更大的绣品——“双蝶戏花”
“耕织图”
“龙凤呈祥”
。
李掌柜站在桌前,手里拿着一幅“喜上眉梢”
绣帕,翻来覆去地看,眼睛里满是赞叹。
】
李掌柜:(摘下圆框眼镜,用布擦了擦,又戴上)林阿婆,你们这绣品,真是越来越好了!
你看这喜鹊的翅膀,金线盘得匀,针脚藏得好,跟活的一样;还有这梅花,花瓣大小匀称,颜色也配得好,红的艳,粉的嫩,比我上次在城里看到的绣品还强!
林阿婆:(坐在桌边,手里捏着一根细针,正在整理绣线)李掌柜过奖了,都是孩子们用心绣的。
咱们这麻柳刺绣,讲究的就是个“真”
,绣啥像啥,不掺假。
春桃:(站在李掌柜身边,骄傲地指着那幅“耕织图”
)李掌柜,你看这幅!
这是林阿婆教我们绣的,仿的是东汉的“耕织图”
,有农人插秧,有姑娘织布,连田埂上的草都绣出来了,林阿婆说,这样才对得起老祖宗的手艺。
李掌柜:(走到“耕织图”
前,凑近了看,连连点头)好!
太好了!
这幅“耕织图”
,我要放到布庄的正中间,让来买布的人都看看,咱们镇上还有这么好的老手艺!
对了,城里的张老板上次跟我说,想要一批麻柳刺绣的屏风,要是你们能绣,价钱好说!
秀莲:(眼睛一亮,嗓门也大了)屏风?能绣!
咱们这么多人,分工合作,林阿婆画样,桂婶管线,我和春桃绣细节,肯定能绣好!
桂婶:(笑着点头)是啊,咱们宫束班虽然人不多,但心齐,慢是慢了点,但绣出来的东西,肯定让张老板满意。
【李掌柜拿出账本,记下要收的绣品,又付了定金,临走前还不停地夸赞,说宫束班的麻柳刺绣,早晚要出名。
李掌柜走后,班房里热闹起来,春桃拿起一幅“喜上眉梢”
绣帕,对着阳光看,金线在阳光下闪闪亮;秀莲把绣好的绣品叠整齐,放进竹筐里;桂婶开始整理绣线,准备下次用的材料;林阿婆则拿起那幅“双蝶戏花”
,轻轻抚摸着,脸上露出满足的笑容。
】
春桃:(拿着绣帕,蹦蹦跳跳地走到林阿婆身边)林阿婆,你看咱们绣的帕子,真好看!
以后城里的人都能看到咱们的麻柳刺绣了,老祖宗要是知道了,肯定高兴。
林阿婆:(点点头,眼里满是欣慰)会高兴的。
咱们这群人,平时嘻嘻哈哈的,看着像“憨货”
,可绣起活来,谁都不含糊。
东汉的绣娘,靠的是一双手、一颗心,把手艺传下来;咱们也一样,靠的是这双手、这颗心,把手艺传下去。
秀莲:(把竹筐放好,走过来坐下)可不是嘛!
以前我婆婆总说,女孩子家绣绣品没出息,现在她看到咱们绣的东西能卖钱,还能让镇上的人都知道,也不说这话了,昨天还跟我说,让我教她绣个荷包呢!
桂婶:(笑着说)这就是手艺的力量啊!
不光能养家,还能让人看得起,能把老祖宗的东西传下去,比啥都强。
【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满屋子的绣品上,红的花、绿的叶、金的蝶、喜的鹊,都像是活了过来。
春桃拿起绣针,对着新的绣布起针;秀莲整理好工具,准备开始画样;桂婶把新的麻线绕在线轴上;林阿婆则坐在中间,看着眼前的一切,嘴角带着笑,手里的针,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