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西汉17(1 / 3)

加入书签

《盐铁论》宫束班刻碑记

第一幕·未央宫诏

场景:长安城,宫束班刻石坊。

院内青石板上摊着半块打磨好的青石,几名工匠正围着测量尺寸,墙角堆着刚运来的秦岭墨玉,阳光透过木窗在石面上投下斑驳光影。

人物:

-老石(班,年近五十,左手食指缺半截,嗓门洪亮)

-小石(老石独子,二十出头,眼神亮,性子跳脱)

-老张(五十多岁,刻字稳,话少)

-小李(二十来岁,学徒,手脚勤)

-内监(尖嗓子,面白无须)

(内监带着两个小吏进院,手里捧着一卷黄绸,老石赶紧放下手里的錾子,领着众人躬身行礼)

内监:(清了清嗓子)奉陛下口谕,将桑弘羊与贤良文学论辩之《盐铁论》刻石传世,钦点宫束班承此差事,限三月完工,不得有误——老石班,接旨吧。

老石:(双手接过黄绸,额头抵着地面)臣老石领旨谢恩!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内监走后,小石凑过来,抻着脖子看那卷誊抄的《盐铁论》,眼睛瞪得溜圆)

小石:爹!

这字儿真漂亮!

可这得刻多少块啊?我瞅着这纸都快堆成小山了。

老张:(摸了摸下巴上的胡茬)前前后后辩论了五十来场,少说也得刻三十块青石,还得是上等的。

小李:(手里攥着块小碎石,紧张得手心冒汗)班,这可是给陛下看的,要是刻错一个字……

老石:(一巴掌拍在小李后脑勺上,却没用力)呸呸呸!

胡说什么!

咱宫束班从太爷爷那辈起就没出过这错!

拿家伙什来,先开第一块料!

(小石应声跑去搬錾子,不小心踢到了墙角的水桶,“哐当”

一声,水洒了一地,正好溅在老张的布鞋上)

老张:(抖了抖鞋上的水珠,嘴角却咧开了)你这小子,毛手毛脚的,当心把錾子砸自己脚上——当年你爹年轻时候,可比你稳当多了。

小石:(挠了挠头,嘿嘿笑)张叔您就别埋汰我了,我这不是着急嘛!

您看这“盐铁专营”

四个字,多有劲儿,刻出来指定威风!

(老石眯着眼看了看日头,拿起最大的那把錾子,往青石上轻轻一敲,清脆的“当”

声在院子里荡开,惊飞了檐下的燕子)

第二幕·青石趣

场景:半月后,刻石坊。

三块青石已立在院中,上面刻了大半的字,老石正眯着眼检查老张刻的《本议第一》,小石蹲在另一块石前,手里的小錾子叮叮当当地敲着。

(小石刻到“文学曰”

三个字,忽然停了手,皱着眉头瞅了半天)

小石:爹,您看这“曰”

字,右边这一竖是不是太长了?咋瞅着像根小旗杆呢?

老石:(走过去,用手指在石面上比划了两下)你小子眼神倒是尖——是长了半分,赶紧修修。

当年你爷爷刻《论语》,把“仁”

字的横画刻短了,愣是蹲在石头前磨了半夜,第二天腿疼得直咧嘴。

(小李端着一摞粗瓷碗进来,里面是刚买的胡饼,香气飘得满院都是)

小李:班,张叔,小石哥,先吃点东西吧,隔壁王婶烙的胡饼,还热乎着呢。

(老张放下錾子,拿起一块胡饼,刚咬了一口,忽然“噗嗤”

笑出声来)

老张:你们瞅小石刻的“大夫曰”

,那“夫”

字的撇画,活像咱院墙上那只歪脖子麻雀的尾巴。

小石:(嘴里塞着胡饼,含混不清地反驳)张叔您才是麻雀呢!

我这叫有气势!

您看桑弘羊那话说的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