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西汉17(2 / 3)
,“匈奴桀黠,擅恣入塞”
,不得刻得硬气点?
(忽然一阵风刮过,把案上的誊抄纸吹得飞了起来,小李慌忙去追,结果踩着了自己的衣摆,“咚”
地摔了个屁股墩,手里的胡饼正好掉在老张刻的那块石上,印了个圆圆的油印)
小李:(脸都白了,手忙脚乱地去擦)对不住对不住!
张叔我不是故意的!
老张:(捡起胡饼,拍了拍上面的灰,塞进嘴里)没事,这油印啊,正好给“民有饥寒”
四个字做个记号,提醒咱刻的时候用心——当年修阿房宫石碑,我还见过有人把墨汁洒在“天下一统”
上呢。
老石:(瞪了众人一眼,嘴角却带着笑)都别贫了!
抓紧干活!
昨儿内监还来瞅了,说陛下等着看呢——对了小石,你刻的“罢盐铁”
那三个字,别总想着耍花样,规规矩矩的才叫传世碑。
小石:(吐了吐舌头)知道啦爹!
不过您看这“贤良文学”
,个个都跟吵架似的,刻出来不得带点火气?
(众人听了都笑起来,錾子敲在青石上的声音,混着院子里的笑声,传得老远老远)
第三幕·气运聚
场景:三月期满,刻石坊。
三十块青石整齐地立在院中,字里行间透着股沉稳劲儿,老石带着众人仔细检查,连边角的磨损都一一摸过。
(内监带着太史令走进来,太史令穿着朝服,手里拿着一卷竹简,挨个看过去,时不时点头)
太史令:(指着“治国之道”
那块石)这字刻得好,有筋骨!
老石班,你们用的是秦岭墨玉粉填的字吧?日光下看,竟有层润光。
老石:(躬身回话)回大人,是用墨玉粉混了松烟墨,前朝刻《春秋》石碑时就用这法子,能存上百年不褪色。
(小石蹲在最后一块石前,摸着上面的“后世鉴之”
四个字,忽然“哎哟”
一声)
小石:爹!
您看这石缝里,不知啥时候长了棵小青草!
(众人都凑过去看,只见青石底座的缝隙里,真有棵嫩芽顶着土钻出来,嫩得绿,在风里轻轻晃)
老张:(捋着胡子笑)奇了怪了,这石头缝里没水没土的,咋就长草了?
内监:(也凑过来瞅,尖嗓子都变调了)这可是吉兆啊!
石碑刚成,就有新生命冒出来,说明这《盐铁论》能像这草似的,扎在土里,传下去!
太史令:(抚掌赞叹)不错不错!
这叫“文以载道,石以承之,草木以证之”
——老石,你们宫束班刻这碑,聚的可是天下读书人的气运啊。
(忽然一阵风吹过,三十块石碑上的字在阳光下闪闪亮,像是有层光在字里流动,院子里的槐树叶“沙沙”
响,竟像是有人在低声诵读)
小李:(指着天空,声音颤)班!
您看天上!
(众人抬头,只见云层里透出几道金光,正好落在石碑上,把“民为邦本”
四个字照得格外亮,远处传来钟鼓楼的钟声,一下一下,像是在应和)
小石:(激动得直跺脚)我就说嘛!
咱刻的碑不一样!
你看那光,跟当年在太庙见的一样!
老石:(眼眶有点红,赶紧转过身去擦了擦,又转过身来骂道)傻小子,咋还哭了?赶紧把石碑上的灰再擦一遍,陛下说不定亲自要来呢!
(众人手忙脚乱地拿软布擦石碑,小李擦到“盐铁之争”
那块时,不小心打了个喷嚏,正好喷在“争”
字上,吓得脸都白了,结果那字上的墨玉粉却更亮了些)
老张:(哈哈大笑)你这喷嚏打得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