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章 人间烟火慰风霜(1 / 4)

加入书签

在茅台镇的第四天,陆奶奶醒来时,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平静。

前几日登高望远的壮阔、触摸历史的厚重,以及听闻新声的振奋,此刻都沉淀为一种更深沉、更贴近地面的情绪。

她不想再去追寻宏大的叙事,只想融进这小镇寻常的烟火气里,细细咀嚼那份属于“家”

的滋味。

“桂妹,小金,今天咱们不去远地方,就在附近转转,买点菜,看看人。”

早餐时,陆奶奶如是说。

桂姨立刻领会:“要得!

我带您去我们这儿最大的农贸市场,热闹得很!

那才是过日子的地方。”

一、菜市场里的生趣与乡音

茅台镇的农贸市场,藏在几条老街的交汇处,是一个巨大的棚户区。

还未走近,鼎沸的人声、各种食材混杂的气息便扑面而来。

这气息与那无处不在的酒香不同,它更接地气,更富有生命的张力——活禽的腥气、蔬菜的泥土芬芳、熟食的油腻焦香、水产的咸腥……

一走进去,仿佛瞬间被色彩的洪流淹没。

青翠欲滴的时令蔬菜堆成小山,红艳的辣椒、橙黄的南瓜、紫亮的茄子争奇斗艳;活鱼在盆里扑腾,鸡鸭在笼中鸣叫;挂着油光的烤鸭、色泽红亮的腊肉香肠琳琅满目。

摊主的吆喝声、顾客的讨价还价声、熟人相遇的寒暄声,交织成一曲充满活力的市井交响乐。

陆奶奶的眼睛有些不够用了。

这一切,对她而言,既陌生又熟悉。

陌生在于其规模与丰富,远非几十年前可比;熟悉的是那种扑面而来的、为一日三餐奔波忙碌的鲜活气息,那是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都恒久不变的生活本真。

桂姨熟门熟路,用本地话和摊主们交流着。

“阿妹,这折耳根(鱼腥草)咋个卖?”

“老板,称两斤新出的嫩胡豆!”

“你这土鸡是散养的不咯?”

她不时拿起一把蔬菜,凑到陆奶奶跟前:“奶奶您闻闻,这香菜,多冲!

上海买不到的!”

又或者指着一块五花三层的猪肉,“这肉好看,中午我们回去做红烧肉,用我们本地的酱油,香得很!”

陆奶奶看着桂姨如鱼得水的样子,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这一刻,桂姨不再是保姆,而是这片土地真正的主人,是她与故乡日常生活重新连接的最可靠的桥梁。

在一个卖黄粑和糍粑的摊位前,陆奶奶停住了脚步。

那糯米与红糖混合蒸制出的独特甜香,勾起了她心底最柔软的回忆。

她记得,小时候,只有逢年过节,或是家里有喜事,母亲才会蒸上一大锅黄粑。

那糯软香甜、带着粽叶清气的滋味,是她童年关于“美好”

最具体的定义之一。

“桂姨,买点这个。”

陆奶奶轻声说,语气里带着不容置疑的肯定。

“好嘞!”

桂姨立刻上前,挑了几块品相最好的。

刘金则像个忠实的护卫,推着临时买的小拉车,默默跟在后面,负责所有采买物品的搬运。

他看着陆奶奶脸上那专注甚至带着点孩童般好奇的神情,心里明白,这看似寻常的逛菜市场,对老人而言,其意义或许不亚于参观任何一处名胜古迹。

二、“老字号”

酱油坊的坚守

穿过大半个菜市场,桂姨带着他们拐进一条更窄的小巷,巷子深处,藏着一家看起来颇有些年头的店铺——“陈氏酱油坊”

黑底金字的招牌已有些斑驳,店堂里光线昏暗,一排排深褐色的陶瓮整齐排列,散出浓郁醇厚的酱香。

“奶奶,这家的酱油,是古法酿造的,晒足一百八十天,别的地方买不到。”

桂姨介绍道,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