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4章 志愿者活动也是种钻(2 / 2)

加入书签

韩枚,还有守白、研新、一诺,哪一个不是在自己的地方,做着有用的事?”

“守白写小说,把老祖宗的神话、哲学揉进去,让年轻人爱上东方文化;研新在单位踏实做事,不耍滑头;一诺暂停工作带孩子,也是在尽为人母的责任,还想着用‘晶金成长记’传递温暖;韩枚更不用说,在贵州扎根,做公益,传文化。”

奶奶掰着手指,一个个数着,眼里闪着光,“他们看似做的都是小事,可小事堆起来,就是大事!

社区暖了,邻里亲了;文化传了,手艺活了;人心齐了,国家就强了!”

桂姨听得心里热乎乎的,她想起自己老家的村子,以前穷,年轻人都往外跑,现在村里也有了志愿者,帮着老人看病,帮着村里卖山货,日子一天天好起来。

“可不是嘛!

我老家现在也这样,志愿者帮着修水渠,教村民种果树,村里的孩子也能上好学了。

韩枚说,这就是‘众人拾柴火焰高’,每个人都出点力,日子就越来越好,国家就越来越有希望。”

奶奶拿起桌上的搪瓷杯,喝了口温水,语气里满是感慨:“我活了八十多岁,见过苦日子,也见过现在的好日子。

以前觉得,国家强大是大人物的事,跟咱们小老百姓没关系。

现在才明白,国家就是咱们一个个小家庭,一个个社区,一个个像韩枚这样的年轻人撑起来的。”

她指了指客堂间墙上挂着的老照片,那是太爷爷年轻时在工厂做工的照片,“你太爷爷当年在工厂,兢兢业业,就是想让家里人过好点;现在韩枚做公益,研新踏实工作,也是想让身边的人过好点,让国家过好点。

这就是一代代传下来的根啊!”

元宝不知何时醒了,从八仙桌下钻出来,蹭了蹭奶奶的裤腿。

奶奶弯腰摸了摸它的头,笑着说:“就连元宝,当年跟着韩枚来上海,也是守着这老房子,守着咱们一家人。

咱们每个人,每个小生命,都在自己的位置上,做着该做的事,这就是家国啊!”

桂姨起身,把绕好的毛线团放在竹篮里,又给奶奶添了杯温水:“您说得对!

以后咱们多参加社区活动,帮着志愿者做点事,韩枚在贵州做公益,咱们在上海也出力,一家人,不管在哪儿,都为这个家,为这个国家添点暖。”

奶奶点点头,拿起织针,继续织着小袜子。

灯光下,她的手指虽然有些颤抖,却织得格外认真,每一针每一线,都像是在编织着对未来的期许。

“等这袜子织好了,给晶金寄去,让她看看太奶奶的心意。

等她长大了,也要教她,做个心里有别人,心里有家国的好孩子,像韩枚一样,像社区的志愿者一样,做个能给别人带来温暖的人。”

窗外的夜色越来越浓,弄堂里的灯却越来越亮,志愿者们的笑声还在继续,邻里间的谈笑声也不时传来。

老房子里,奶奶织着袜子,桂姨收拾着家务,元宝趴在脚边打盹,暖黄的灯光笼罩着这一切,温馨而安宁。

奶奶望着窗外那片温暖的光,心里满是踏实。

她知道,只要有像韩枚这样的年轻人,有这样温暖的社区,有这样互帮互助的邻里,咱们的家就会越来越好,咱们的国家就会越来越强,越来越有希望。

而这份希望,就像社区志愿者们年轻的笑脸,像韩枚在贵州播下的文化种子,像她手里织着的小袜子,会一代代传下去,生根芽,开出最绚烂的花。

志愿者活动是公益,是爱心,时分享,是传承…这也是一种精神上的“种钻”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