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实验室地区高棉微笑(1 / 2)
安静的实验室内,只有仪器运行的低沉嗡鸣与键盘敲击的清脆回响。
陆研新全神贯注地盯着屏幕上滚动的数据流,手指飞快地调整着复杂的模拟参数。
他眉头微蹙,显然正处在某个关键的计算节点上。
在他脚边,元宝安静地趴着,但那双向来灵动的眼睛却一瞬不瞬地跟随着陆研新的动作,仿佛一位严肃的监工,又像是一位无声的战友。
这“科研狗”
组合,一个眉头紧锁,一个目光如炬,构成了一幅既专注又略带滑稽的画面。
当陆研新因为一个不理想的数据曲线而轻轻“啧”
了一声时,元宝会用脑袋轻轻蹭一下他的小腿;当某个参数调整后模型运行顺畅时,元宝的尾巴会在地板上愉快地扫两下。
他们之间,存在着一种无需言语的奇妙交流。
“休息一下吧,研新。”
元宝忽然传音,打破了陆研新的节奏,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关心,“你已经连续工作四个小时了。
大脑需要宕机,灵感才能上线。”
陆研新从沉浸状态中被拉回现实,愣了一下,随即舒展了一下僵硬的脖颈,出一声轻叹:“好吧,听你的。
正好看看金一诺他们到哪了。”
他顺手拿起桌上的手机,点开了金一诺最新布的吴哥之行v1og。
瞬间,宏伟的吴哥窟、静谧的微笑、盘根错节的古老寺庙透过屏幕,将一种跨越时空的厚重与宁静带进了这间充满现代科技感的实验室。
陆研新和元宝都被深深吸引,直到视频结束,片尾字幕缓缓升起。
“太美妙了……”
陆研新喃喃道,眼神中还残留着震撼,“一诺姐说得对,吴哥窟真的是一个将神性、王权与自然力量熔于一炉的文明结晶。
这种宏大又精密的和谐,简直……”
他一时间找不到合适的词语。
“简直像是一个完美的‘复杂系统’模型。”
元宝接过话头,它的电子眼闪烁着高处理数据时特有的光芒,显然已经进入了“头脑风暴”
模式。
“哦?”
陆研新好奇地看向它,“怎么说?”
元宝的“科研启示录”
脑补剧场,正式开启:
启示一:顶层设计与底层涌现——从“宇宙模型”
到“算法架构”
“研新,你看吴哥窟的整体布局,”
元宝用爪子在空中虚划,仿佛在勾勒蓝图,“它是严格按照印度教宇宙观设计的:中心须弥山,外围群山,最外鹄海。
这是极其清晰的‘顶层设计’。”
它话锋一转,指向实验室中央的服务器集群:“我们现在的很多复杂系统,无论是深度学习网络还是量子计算模型,是不是也缺乏这样一种哲学层面的、高度统一且自洽的‘顶层架构’?我们往往堆砌模块,追求局部最优,却忽略了系统整体的‘神圣几何’与内在和谐。
吴哥窟启示我们,一个真正强大的系统,其宏观结构本身,就应该蕴含其终极目的和运行法则。”
“而另一方面,”
元宝的语调变得兴奋,“吴哥窟的建造是顶层设计,但如今那些被树根缠绕的废墟,那种‘混乱’与‘秩序’共生的美,是一种‘底层涌现’!
是无数植物种子、风雨侵蚀、时间流逝这些微观因素,在宏观层面上涌现出的、越原设计的新形态。
我们的ai呢?是否也能在设定好核心规则(神性目标)后,允许其在与环境(自然力量)的互动中,自主‘生长’出意想不到的、更强大的能力(新的秩序)?”
启示二:材料的“神性”
与技术的“无为”
——石头会说话
“高棉的工匠没有试图去明一种新材料来对抗自然,”
<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