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他烧诗的那天,春天也死了(3 / 4)

加入书签

心口最后一颗完整的情绪晶体再次颤动起来。

在裂纹深处,光影闪烁,竟浮现出一段不属于她的记忆——

少年林国栋蜷缩在房间的角落里,手里紧紧护着几张稿纸。

门外传来摔东西的巨响,一个男人咆哮道:“哭就打到你不哭为止!写这些娘们唧唧的东西,还不如去搬砖!”少年咬着嘴唇,眼泪无声地滑落,但仍用身体挡住诗稿,仿佛那是他体内唯一还活着的东西。

林野踉跄了一步,扶住桌角才稳住身形。

原来父亲的沉默并非天性使然,而是在一次次被碾碎后学会的生存之道。

他并非不爱表达,而是从少年时代起就被教导:情绪意味着软弱,爱必须被藏进灰烬之中。

她抬起头,声音沙哑地问道:“还有其他的吗?任何……他留下的声音?”

张叔想了想,缓缓说道:“老吴那里,或许有。”

老吴住在城西一栋即将拆除的老楼里,是市里最后一位能够修复模拟磁带的手艺人。

林野赶到时,他正戴着放大镜,用镊子夹起一段断裂的磁带进行粘合。

“这是你爸爸的磁带。”他头也不抬地说道,“送来的时候几乎全毁了,被水浸泡过,还发霉了。但我尝试了震动波形还原技术,提取出了一段极短的音频——只有十七秒。”

在电流的杂音中,一个青涩的男声缓缓响起,带着少年人特有的羞涩与认真:

背景中突然传来一声重物砸地的闷响,接着是怒吼声:“又在这里念这些没用的东西?!撕了!全都给我撕了!”

林野闭上眼睛,金手指的残影再次浮现——那个少年在黑暗中收起诗稿,将它们塞进床板

而多年后,他抱着发高烧的女儿站在医院的走廊里,只是默默地抽烟,因为他早已忘记了如何用言语表达自己的担忧。

她终于明白了。

那并非冷漠,而是代际创伤最残酷的循环:一个被剥夺了表达权利的孩子,长大后只能用沉默去滋养另一个渴望声音的灵魂。

几天后,位于城市边缘的“荆棘学校”艺术馆迎来了一个新的展区。

展厅中央摆放着一台锈迹斑斑的老式打录机,旁边陈列着烧焦的诗稿残片、复原的音频波形图,以及一段由人工智能声纹技术重建的童谣——那是林野根据金手指捕捉到的记忆,还原出的父亲哼唱的曲调。

展览名称:《父亲的诗与沉默》

导语只有简短的一句话:

“他并非没有爱过,而是被教导——爱,必须以缺席的形式存在。”

当晚,她做了一个梦。

她梦见年轻的父亲站在火盆前,手里拿着那本诗稿,火焰映照在他苍白的脸上。

她冲过去想要抢夺,然而就在触碰到纸页的瞬间,火焰温柔地卷起,将诗稿托成了一只纸船,轻轻地飘向她童年病房的窗台。

窗外下着雨,窗内,一个烧得满脸通红的小女孩翻了个身,嘴里喃喃呓语。

纸船落在窗沿上,静静地燃烧着,化作一缕光,钻进了她的枕头。

几天后,林国栋来到了“荆棘学校”。

他没有进入主厅,只是在“父亲展区”外站了很久。

最终—— 数日后,林野来到“荆棘学校”整理父亲展区的新增展品。

晨光斜照进玻璃幕墙,尘埃在光柱中缓缓浮游,像记忆的碎屑终于找到了落脚之地。

她轻轻拂去展柜上的微尘,指尖停在那片焦黑的诗稿残片上——边缘依旧蜷曲如枯叶,可此刻它不再只是灰烬,而是一封迟到了三十年的情书,一封被火舌啃噬过却仍执意向世界低语的证词。

她将老吴修复的音频波形图重新排版,把人工智能重建的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