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回 双宰辅畅谈俗弊 两书生敬服良箴(3 / 5)
了菜里的头牌,还有主人亲自端这道菜的。这在你们那儿是待客的礼节,但在我们这儿看来,就跟捧着一碗粉条上来似的,实在肉麻又可笑。幸亏你们那儿倭瓜便宜,要是它比别的菜都贵,肯定就把它当头牌了。到时候宴会上,主人恭恭敬敬地端一碗倭瓜上来,不得让人笑喷?
要是不管菜好不好吃、有没有味儿,只认贵的当回事,时间长了,宴会上没别的可炫耀的东西,说不定就会把珍珠煎了、美玉煮了,或者煮黄金、煨白银当头道菜了。
以前朝廷的士大夫写过一篇《五簋论》,以此来告诫世人宴会不能太奢侈,菜以五样为限,所以叫“五簋”。里面说的不丰不俭,恰到好处,能算千古不变的道理,后代人最该学。我们至今还严格遵守这个规矩。可惜这说法没传开。要是懂得惜福的人,把《五簋论》刻印流传,在乡里时常劝诫,宴会不那么奢华,平时吃饭也节俭,回归纯朴,还怕家里不富足吗?这话可能有点迂腐,不合时宜,但后世的君子,说不定会采纳呢?
吴之祥又说:“我听说你们那儿有‘三姑六婆’这类人,一旦让她们进了门,妇女们没见识,常常被她们坑害。要么被骗走钱财,要么被拐走衣物。等妇女们发现她们的坏心思,又怕声张出去被家里长辈知道,大多只能忍气吞声,替她们隐瞒。这还都是小事。
最可恨的是,来往时间长了,彼此熟络亲近后,这些人肯定会在里头动歪心思,搞出奸情来,以此作为从两边骗取钱财的手段。刚开始怂恿的时候,要么用美酒迷乱妇女的本性,要么用淫荡的言辞动摇她们的心思。一旦能说上话,不是吹嘘某个人多有钱,就是夸赞某个人有多英俊。比如哄骗妇女去庙里烧香、引诱她们去山上朝拜,手段层出不穷。总之,这些人一旦动了手脚,就算是坚守贞洁、冰清玉洁的女子,也跳不出她们的圈套。甚至还有男的假扮成女的,暗地里搞奸骗,各种污秽不堪的事,多的没法说。好人家的妇女因此失身的不知道有多少。
那些侥幸没被揭穿的,败坏了门风,损失已经够大了;要是败露了,名声气节就全没了,这种丑事传出去,家里的男主人却像聋子瞎子一样,还蒙在鼓里。这固然是因为妇女没见识,但家里的男主人不能提前防范、开导,以至于戴了‘绿帽子’,也是自找的,这能怪谁呢?
我记得《礼经》里说:‘内宅的话不能传到外面,外面的话不能带进内宅。’古人对妇女的言行都这么谨慎,何况三姑六婆这种在内外搬弄是非的人,怎么可能不惹出麻烦?至于妇女们出头露面去上庙、朝山,这里面有多少说不清道不明的暧昧事,就更没法细问了。
要是明智的君子能看穿她们的奸计,经常在家好好劝诫家里的妇女,把三姑六婆当成仇人,凡事提前做好防备,不许她们进门,她们又能耍什么花招呢?
另外听说你们那儿有‘后母’这种说法,这类人对待前妻的儿女,无不看成是祸根,想尽办法虐待。要么用繁重的劳役让他们累垮,要么趁着他们生病故意拖延治疗让他们久病不愈,要么不管他们的饥寒,要么时常打骂。”
吴之祥接着说:这些折磨简直让人受不了。孩子的亲爹就算想疼孩子,哪能时时刻刻盯着?这种情况,对孩子来说真是活在地狱里。
穷人家的孩子,受苦就更重了。到了富贵人家,就算有奶妈、亲戚照看着,后母不能太过分,但只要她自己生了孩子,就想独吞家产,总会耍花样、在丈夫耳边说坏话。要么诬告前妻的女儿不听话,要么说儿子顶撞她,要么说孩子好吃懒做、胡作非为,甚至诬陷男孩偷东西、女孩作风不正派,各种陷害的手段都有。这些年幼的孩子哪有能力辩解?只能任凭打骂,哭得撕心裂肺,不少孩子就这么被折磨死了,或者憋屈死了。历来被后母害死的孩子,数都数不清!
可惜孩子的亲爹,一开始还护着孩子,也知道防备后母;但听多了坏话,就由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