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9章 赵子龙 郭奉孝(3 / 5)
的消息。一些有识、有志之士,也开始了一些动作。
“未曾,乃大将军要求军官必识字,军中执事教导我等。吾乃百将,已学四年,今能读书矣。”
民生为要,战争是维护、扩张民生的手段,这是辽东所有官吏、军官都明白的共识。
正在天下人关注着讨董战事的时候,已是冰消雪融,春回大地,万物竞发。
初平元年(190年),刺杀董卓未遂的曹操,一路逃往陈留起兵,过程中当然还有杀吕伯奢一家之事,更有陈宫半路捉放曹之事,不过这都是点缀,并不是重点。重点是曹操回到老家,矫诏讨董,广发天下,散家财,募乡勇,浩浩荡荡往洛阳杀去。
正如先前的黄忠一般,不管孩子能不能治好,王言这么大一个反贼,能够见他这个不知名的人,还给孩子治病,这就是老大的恩情。
其人长相英俊,文质彬彬,却又身高马大颇为孔武,且面显稚嫩,年岁不很大,腰间配着一把汉剑,穿着白色麻布衣衫,裹着熊皮袍,看起来又穷又富,又文弱又英武。
在公孙瓒看不到的身后,刘备连连摇头,他都要被公孙瓒逗笑了。现在公孙瓒不过两万兵马,据他所知,对面的玄甲营甚至都不必出动,黄忠率领宣武卫就能把好师兄打的满头包,运气不好可能一战就死了。怎么有勇气,说出要将王言剥皮萱草、挫骨扬灰的话?
公孙瓒肯定干不过王言,这是刘备早有的认识,这一次公孙瓒离幽讨董打上一两年,搞不好回来的时候幽州都姓王了。
“某乃郭嘉,字奉孝,颍川人。闻大将军贤名,故尔来投,助大将军成大事。劳烦将军告知,如何相投?”
他叹了口气,问道:“兄长,当真要往陈留会盟?”
赵云随着馆驿人员一起,走在清扫了积雪,鲜见人影的街道上,吹着冷冽的寒风,一路到了城内的将军府,由亲卫领着进入了温暖如春的室内,在一间堆满了书的大书房中,终于见到了当今割据辽东的大反贼。
“父母早亡,无人做主。某醉心武功,未做他想,孤身至今。”
他拱了拱手:“敢问此处可是天武大将军治下?”
存在于画本之中的故事,就此轰轰烈烈的上演。各部均率万余人马,往陈留会盟……
“带其来见。”
“素闻大将军待民甚厚,近来洛阳乱起,天下恐无宁日。乡里欲遣勇壮,择明主成大事,又闻大将军并进临渝,下广宁,夺居庸,以图幽州之地,大事将行,加之将军贤名广传,故尔来投。若将军有需,乡里更有义勇千人,可供将军调遣。”
百将丝毫没有小瞧的感觉,咧嘴笑着解释,说起能自己读书,甚至还很自豪。学问呐,哪是他能接触到的东西?反正现在他认字了,他儿子还在学堂读书,以后他们家就不可能有不认字的,死都得传下去。
这个冬天,对于辽东来说,丝毫都没有什么影响,一如过去的四年,看着自家已经将去年的陈米卖给将军府,从而腾出了空间,换成了今年新收的,堆满仓的粮食,看着肥嘟嘟的猪,满地走的鸡鸭鹅,温暖,幸福,并盼望着来年的春。
他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表现,不过是正常对待罢了,但就是如此,对于赵云来说也是很高的礼遇了。实在是两者差距悬殊,赵云之前又没什么名号,王大将军治下军民百万,能够见面已经是相当给面子了。
感谢(偷闲偷香)大哥打赏500币支持。
“汝何人耶?来此作甚?”虽然问的直接,但军士的态度还算友善,有着笑脸。
这日,王言正抱着大儿子,在躺椅上晒着落地窗照进来的阳光,亲卫来报:“大将军,黄忠校尉来信,言情势如常。又有义勇常山赵云者来投,黄忠校尉与其交手,百合未分胜负,旗鼓相当。遣其随传信军士来徒河,现在馆驿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