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9章 赵子龙 郭奉孝(2 / 5)

加入书签

p> “去吧。”王言摆了摆手。

心疼过了王大将军,百将摇了摇头,用着纸笔在一张纸上低头写字,末了又用上了自己的百将印,将纸撕下来递给郭嘉。

十八路诸侯讨董,进行的轰轰烈烈,广传天下,这也更加的让人看出了割据分裂的苗头。

一件人尽皆知的事儿,袁绍是庶出的长子,袁术是嫡出的次子,这俩人都不对付,现在还以四世三公高门显贵,门生故吏遍天下为由,推举袁绍当盟主,袁术能高兴就怪了。

所以王言去信劝一劝,要是投降了,那么皆大欢喜。他直接入主幽州,开始大建设,而不是像现在这样,靠着流民自己来投,或是一点点的往前发展。

他发现,愈往北走,民生愈好,百姓的精神面貌愈好,身体也愈好,更加的有生气。他更发现,不论是馆驿,还是黔首,亦或警尉、军卒,甚至是小孩子,但凡提起大将军,那就是极度的崇拜。

赵云说的挺清楚,感觉天下大乱,又早就知道他的名声,现在又听说他已经兴兵南下,所以便来投靠。

一门出来的两兄弟都不和,十八路诸侯凑一桌,都是带着一两万的兵马,谁能服谁,各种阴私算计定然少不了。

“子龙是何年岁?”

亲卫领命而走,传信兵也懂事儿的离开……

“此通关文凭,妥善保管,切勿丢失,否则多生误会,伤人伤己。汝沿大路北上,一路或有盘查,出示文凭即可。沿途有馆驿,凭此登记入住饮食,汝亦只得住馆驿,不得借住百姓家中。待行至徒河馆驿,可寻管事,言汝欲见大将军,安候三五日,便可面见大将军。”

王言不知道刘备跟公孙瓒断言,辽东冬日不用兵,就算知道了也只会呵呵一笑。其实在冬天,才是辽东军队战斗力最强的时候,毕竟他们有衣、被,虽然仍旧会被冻透,但是比起别人破布衣服靠芦苇安慰的御寒方式来说,那是没有办法比较的,真打起来,基本就是屠杀。

他郑重的向百将行礼,那百将从凳子上站起身,面目严肃,锤了两下胸口。虽然有些奇怪,但是郭嘉也明白,那是他们的军礼。

相比起辽东的安宁,中原却是彻底的乱了起来。

一个穿着有些发白的绿色长衫,踩着打补丁的靴子,腰佩长剑,他的身形瘦弱,面貌清秀。他牵着一只驴子,驴背上驮着行囊,一路小心行走,望北而去。

收到曹操矫诏,各地诸侯云集响应。

刘虞是爱护草草,爱护建筑,爱护百姓,相对来说比较喜欢清谈的人,秉持黄老无为之道。老小子又不是没有见识,汉室已经没救了。毕竟当皇帝沦为玩物,被人拿捏,手里没有一星半点儿的兵权,如何掌控朝堂,节制地方?刘虞一定是有认识的。

“汝既父母早亡,未曾娶妻,吾当为汝婚配良妻。听汝之言,汝之乡里深明大义,天下将乱,彼时必强征军卒,加征税赋。吾治下广兴民兵,农闲训练军阵,遇来敌可结阵自保即可,不强征入伍,且吾治下之民,未有许多税项,耕地十税一,经商另有细则。来春汝可回乡,迁乡里之民至临渝安家。

事实上这一次进兵,除了占据位置以为日后前出,基本没什么收获。

最简单的道理,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如此多的人,带着自己的兵马,如何会服他人。纵然推出了袁绍做盟主,又能如何。

不过他还是恭敬的拱手行礼:“常山赵子龙拜见大将军。”

当然就算入主幽州,也是如同现在这般发展。不过他没有实际占领,不用一同待遇对待。这是有很大差别的,因为他的资源支撑不住。若非如此,去岁秋收之后幽州就易主了……

没有恶意,尽是探究。

而随着洛阳的变故,传递开来,就连黔首都听知道了朝廷乱了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