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9章 赵子龙 郭奉孝(4 / 5)
安歇。”
终于,他到了幽州,这时候天气已经热起来,已是春耕的尾声。
也是因为天下乱起,王言这才进兵南下,先占住几个位置,以为前出之地。因为这时候除了刘虞、公孙瓒这俩人,没人在乎辽东怎么折腾,都各有心思。
郭嘉小心的接过文凭,细细看了一眼,正是先前他讲过的姓名字以及属地,还给他写了个士子的身份。
就是这个年岁有点儿问题,赵云是先死于廖化的,岁数肯定比廖化的岁数大。现在廖化二十二,赵云才比廖化大两岁,廖化却比赵云多活了那么多年。
那军队的甲胄,同他北上见到的几骑相同,不过当时那些人谁也没有搭理他。但现在他到了人家势力的门口,肯定是要惊动主人的,他看见远处的军卒已经看了过来。
“另知会民政,往广宁运送物资。”
“是。”亲卫领命,转身离开去安排……
随着他的话音落下,军士们猛然笑出了声,先前那人笑道:“凡北上者,识得几个字便言欲助大将军成大事。吾观汝年岁不过二十,何必满嘴大话?大将军有言,人之能事不在言,但在行。吾辽东之地,虽亦有清谈高士,然最重实干。汝年岁尚轻,当脚踏实地。”
不过因为制度不一样,他手下的将领是没有资格募兵的,战损的兵力补充也得报到王言这里,从哪里补充,补充多少,是不是扩军等等,军中人都没有资格决定,他们的任务就是练兵、打仗,甚至练兵的章法都是统一的,这是由督军府研究出具的练兵方案,将领的决定权很少。
只不过军队在冬日的时候,要负责治下百姓的取暖问题。成建制的上山砍树,同时还要抽调一部分衣过来,分发当地的青壮,要他们一起做事,同时也编练民兵队伍,组织训练等等,这都是冬日里的大事,不能耽误。
他径直往东北方向过去,沿着大路北上。
王允假托生日之名,私会朝臣,寻计除董卓。老曹出头,借七宝刀行刺,说不得这时候老曹都已经开始逃亡,宁他负人,毋人负他,回家继承家业拉队伍了。
看着一身单衣,还披散着头发的随意样子,赵云很难跟他听说的那个威猛无比的男人联系起来。
不过很可惜,刘虞亲笔回信,表示不投降,又大段大段的阐述,他是汉室宗亲,不能干这种事儿。但是言辞之中,也表示出了对王言的认可。认为王言除了对豪族富户地主下手太狠,别的都是正确的,还给王言乱七八糟的讲了一通治政心得。
他更加的好奇,传说中的反贼,到底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将军聪慧。”郭嘉拍手称赞,继续问道,“还请将军告知,如何得见大将军?”
“此次讨董,乃扬名天下之机,不得不去。刘虞乃汉室宗亲,其已下军令,若吾不为,在幽州与他相争,吾便为汉贼,亦不得不去。至于王贼,汝言其有大志,然其持之力,寒冬不思开拓,反用军队伐山与民取暖,吾以为其难有所成。
说罢,转身就走。
现在已经是十月份,辽东的
不过这个念头也就是一转罢了,毕竟这是演义,历史走向相同,但是很多事都不一样,他也没有深究的意思。
王大将军指了指书桌对面的椅子,笑呵呵的打量着面前的赵云。
作别了守路的百将,郭嘉牵着他的驴子,沿着大路北上。
倒也没觉得被小瞧了,毕竟王大将军说的清清楚楚,而且先前黄忠确实也跟他说过这些。带兵打仗,不是能打就行的。而且他更听说了,面前的王大将军更能打。
这基本就是常态了,毕竟不可能有那么多的军队,他只任命正副校尉以及正副行军司马,届时几十万的正规军,能到他这里的也就是那么五六百人而已。
“多谢将军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