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5章 语言的倒置与权力的消解(1 / 3)

加入书签

语言的倒置与权力的消解

——论粤语诗《谂谂计仔》中的颠覆性诗学

文诗学观察者

在当代汉语诗歌的版图中,粤语诗歌以其独特的语言质地和文化立场,构筑了一道抵抗标准语霸权的防线。

树科的《谂谂计仔》正是这样一充满语言自觉与文化反抗意识的诗作。

表面上看,这诗以嬉笑怒骂的姿态呈现,实则暗藏着一套完整的颠覆性诗学——通过对语言秩序的倒置、对权力话语的嘲弄以及对存在本质的质询,诗人完成了一次针对现代性认知体系的全面解构。

这种解构不是消极的破坏,而是通过语言的"

计仔"

(粤语"

计谋"

之意)开辟新的认知可能,正如海德格尔所言"

语言是存在之家"

,粤语在此成为诗人重建存在关系的根基。

诗歌开篇即以一组倒置的词语关系起挑战:"

学科,学哲,学诗反过嚟睇,反过来啦喂!

唔系噈正喺:科学!

哲学!

诗学咩!

"

这种语序的颠覆绝非文字游戏,而是对西方知识体系分类方式的根本质疑。

在标准汉语中,"

科学"

、"

哲学"

、"

诗学"

作为现代学术分科的基础概念,其构词法遵循着"

学科+学"

的固定模式,暗示着一种以学科为中心的知识权力结构。

而诗人通过粤语特有的语序灵活性,将"

学"

字前置,还原了汉语本有的"

动词+宾语"

结构("

学+科"

),从而解构了这些概念中的物化倾向。

这种语言操作令人想起德里达对西方逻各斯中心主义的解构——当"

学"

成为主动过程而非凝固状态,知识便从名词回归动词,从既定真理变为持续探索。

粤语在此不仅是表达工具,更是解构工具,它凭借不同于标准汉语的语法可能性,为思维提供了新的路径。

更值得注意的是,诗人对"

诗学"

一词的处理。

在传统理解中,"

诗学"

是关于诗的学问或理论体系,而诗人提出的"

学诗"

则将诗重新定位为一种需要不断学习的实践行为。

这种倒置呼应了中国古典诗学中"

诗无达诂"

的传统,正如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所言"

诗有别材,非关书也"

,诗的本质无法被完全体系化、学科化。

通过粤语的"

反过嚟睇"

,诗人打破了现代学术体制对诗歌的规训,让诗重新成为生命体验的直接表达。

这种语言策略与巴赫金所说的"

狂欢化"

有着深刻共鸣——在狂欢节中,等级秩序被暂时悬置,低俗与高雅混为一谈,而粤语诗歌正是通过方言的"

低俗"

地位,实现了对标准语"

高雅"

权威的挑战。

诗歌第二节将批判锋芒转向社会权力结构:"

听话,睇戏,谂嘢唔使办法,冇套路嘅同老板,阔佬,官爷炒咗佢!

咪借!

唔识!

"

这里呈现的是一幅权力关系的讽刺画,其中粤语特有的简洁与直接,成为对抗权力话语繁文缛节的利器。

"

听话"

与"

炒咗佢"

形成鲜明对比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