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9章 诗性正义与方言抵抗(1 / 2)

加入书签

诗性正义与方言抵抗

——粤语诗《中西嘅同唔同》的文化政治学阐释

文元诗

【引言】

粤语诗歌作为汉语诗学谱系中的特殊存在,始终在标准语书写霸权下进行着坚韧的方言突围。

树科先生的《中西嘅同唔同》以看似朴拙的粤语口语,实则构建了一套完整的诗学政治伦理学。

全诗通过“燕瘦环肥”

的审美辩证法、“宇宙大家”

的空间政治学、“睇己睇众”

的视觉权力论三重维度,在岭南方言的音韵肌理中,完成对西方中心主义的诗学解构。

这种以方言为载体的文化抵抗,令人想起黄节《粤讴》的岭南精神,更暗合巴赫金“杂语性”

理论中对官方话语权的消解策略。

【壹、音韵政治:粤语声腔的形而上学】

全诗以粤语九声构成的音韵系统,本身就是对普通话四声体系的诗意反抗。

“嘟喺”

(都是)通过叠韵形成咏叹调式的复沓,与《诗经》“坎坎伐檀”

的劳作节奏异曲同工,却更近于布莱希特“大众诵唱诗”

的间离效果。

第三句“燕瘦环肥”

活用《汉书·外戚传》与《杨妃别传》典故,在“瘦肥”

的声调对立(粤语第3声与第4声)中,构建起越形体审美的文化相对论。

这种音韵哲学恰如程抱一所言:“声调变化即宇宙呼吸的微观体现”

,粤语的入声顿挫在此成为对抗文化扁平化的武器。

诗人刻意选用“靓嘅”

(漂亮的)这一岭南特有审美范畴,与标准汉语的“美”

形成语义场偏移。

从屈大均《广东新语》记载的“靓妆习俗”

到当代粤语区“靓仔靓女”

的日常称谓,“靓”

始终承载着不同于中原审美的地方性知识。

这种方言词汇的选择,实则是德里达所谓“延异”

策略的诗学实践——通过差异符号的增殖,瓦解西方东方二元对立的凝固性。

【2、空间诗学:宇宙观的修辞博弈】

“宇宙喺大家嘅”

一句看似童稚之言,实藏深意。

该句暗合《淮南子·原道训》“宇宙而章三光”

的浑天说,却以粤语判断句“喺……嘅”

结构重构空间伦理。

诗人刻意将“大家”

与“你哋”

对立,在代词系统里植入政治隐喻:普通话的“你们”

在粤语中转化为更具排斥性的“你哋”

,而包容性的“大家”

则获得语言学意义上的共同体扩张。

这种空间政治的表达,令人想起张载《西铭》“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的东方共同体理想。

但诗人通过“企喺西方”

的方位动词“企”

(站立),巧妙颠覆了哥伦布以降的西方站立东方跪伏的殖民地理学。

粤语“企”

字既包含《说文解字》“举踵也”

的生理姿态,更暗喻文化主体性的挺立,与英语“stand”

形成跨语际的对抗性互文。

【3、身体政治:伦理学的诗学转译】

“奸夫淫妇”

的强烈道德指控,需放置于岭南文化特定语境解读。

珠三角地区自明清以来通过《桑园寄子》等粤剧传承的伦理观,在此被转化为后殖民批判的修辞武器。

诗人并非进行肤浅的道德审判,而是揭露西方中心主义隐藏的“文化通奸”

——即强行将自身价值观嫁接于他者的精神暴力。

这种转化恰如斯皮瓦克在《庶民能否言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