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4章 于方言肌理中叩问存在(3 / 5)

加入书签

根据自身的情感体验,赋予意象不同的内涵。

对于经历过热烈爱情的读者而言,“碰撞”

可能是一见钟情的心动;对于珍视平淡陪伴的读者而言,“接触”

可能是相濡以沫的温情。

这种意象的“多义性”

,打破了诗歌情感表达的单一性,让诗歌具备了“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的艺术效果。

更值得注意的是“接触郁到”

中的“郁到”

一词,这是粤语中极具生活气息的表达,“郁”

意为“动、移动”

,“郁到”

即“动得到、能够接触到”

这个词的加入,让“接触”

的意象从“是否生”

的判断,转向了“是否能够实现”

的期待,它暗示着“你”

与“我”

之间的接触并非易事,可能存在着某种阻碍——这种阻碍或许是现实的距离,或许是心理的隔阂,或许是时间的错位。

这种“阻碍感”

的加入,让诗歌的情感张力进一步增强:“有冇碰撞”

是对过去情感经历的追问,“有冇接触郁到”

则是对未来情感可能性的期待,过去与未来的交织,让“你”

与“我”

之间的情感关系更显复杂与真实。

西方现代派诗歌中也有类似的意象留白手法,艾略特在《传统与个人才能》中提出“客观对应物”

理论,认为诗歌应通过一系列的意象、情境、事件,来间接表达诗人的情感,而不是直接抒情。

《有冇》中的“碰撞”

与“接触”

,正是这样的“客观对应物”

,诗人没有直接言说“我”

对“你”

的思念、爱慕或困惑,而是通过这两个意象,将内心的情感转化为具体的行为追问,让情感在意象的背后缓缓流淌,既避免了直抒胸臆的直白,又让情感表达更显深沉与厚重。

三、哲学的诗意叩问:“有冇”

背后的存在之思

诗歌的结尾“你讲咯,有冇?我话哈,有冇……你知嘅……”

,以对话的形式将“有冇”

的追问推向极致,而这看似简单的对话,却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意涵,它不仅是对“你”

与“我”

之间情感关系的叩问,更是对现代社会个体存在状态的反思。

从对话结构来看,“你讲咯,有冇?”

是“你”

对“我”

的追问,“咯”

是粤语中的语气词,带有轻微的催促与期待之意,它让“你”

的追问不再是生硬的质疑,而是一种带着撒娇与依赖的期盼;“我话哈,有冇……你知嘅……”

则是“我”

的回应,“哈”

是一个拟声词,在这里可理解为“哈哈”

的简略,它带有一种无奈、调侃又心照不宣的意味,“你知嘅”

即“你知道的”

,是粤语中常用的省略表达,完整的表述应为“你知嘅答案”

或“你知嘅情况”

,这种省略,让“我”

的回应既没有肯定,也没有否定,而是将答案再次交还给“你”

,形成了一种“循环式”

的追问。

这种“循环式”

的追问,与海德格尔对“存在”

的思考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提出,“存在”

不是一个固定的、现成的概念,而是一个动态的、不断被追问的过程,人通过对“存在”

的追问,来确认自身的存在意义。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