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杠杆的咏叹调(2 / 2)
主体结构采用标准榫卯和铁件加固,确保强度且便于拆装运输。
配重箱使用标准重量的石块填充,方便计算和调整。
甚至石弹,也要求磨制成近似球体,并按重量分级(如十斤、二十斤、三十斤标弹)。
四、数据的灵魂——射表。
这是韦小葆赋予这款新武器最革命性的部分。
在第一批三架原型机制造并测试成功后,他亲自监督了为期五天的密集试射。
他选择了不同重量级别的标准石弹(十斤、二十斤、三十斤),在不同的仰角(从1o度到5o度,每5度一个间隔),使用标准配重,进行了数百次试射。
每一射击,都详细记录:仰角、石弹重量、配重、实际射程、偏移方向。
大量的数据被汇总、分析,剔除明显out1iers(异常值)后,韦小葆令人绘制了一张巨大的“射表”
。
这张表格,清晰地列出了在不同仰角下,射不同重量石弹时,预期的射程范围。
“有了此表,”
韦小葆对围拢过来的炮手(由操作熟练的士兵转职)们说,“日后作战,只需前方观察哨通过旗语或信号弹,报回敌军的距离和方位,你们便可查阅此表,快设定仰角和选择弹重,进行轮‘效力射’。
而非如以往般,盲目试射,浪费弹药,贻误战机。”
当第一架完全按照新标准建造的杠杆式投石机,在试验场完成组装时,其简洁而充满力量感的结构,就让围观的老工匠们啧啧称奇。
接下来的试射,更是震撼了所有人。
在韦小葆的指令下,炮手们根据射表,设定了三十度仰角,装填二十斤标弹。
“放!”
随着令下,击机构脱钩,配重箱轰然落下,优化的杠杆系统将力量高效传递,长长的抛竿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弹托在最高点精准打开,石弹带着令人心悸的呼啸声,远远飞出,划过一道清晰的抛物线,重重砸在近四百步(约合6oo米)外预设的标志圈内,激起漫天尘土!
“四百步!
这……这比旧式抛石机远了近一倍!”
赵参将目瞪口呆。
旧式抛石机能有二百步有效射程就已谢天谢地。
随后进行的精度测试更是让人瞠目。
在固定仰角和配重下,连续射五枚十斤标弹,落点分布在一个极小的范围内,远传统抛石机那“天女散花”
般的落点。
“神机!
真乃神机也!”
老木匠抚摸着投石机光滑的木质构件,激动得胡须都在颤抖,“小老儿造了一辈子抛车,从未想过能如此精巧,如此……有准头!”
韦小葆看着那架在戈壁风中岿然不动的投石机,如同欣赏一件艺术品。
它不仅仅是武器,更是力学原理的物化,是数据驱动精准的体现。
这曲由杠杆、配重、角度和数据共同谱写的“咏叹调”
,将彻底改变攻防的节奏。
他下令,立即小批量生产这种新型杠杆式投石机,优先装备各主要棱堡,并加紧培训专业炮手。
很快,葛尔丹的游骑将会惊恐地现,清军的堡垒不仅坚不可摧,更能从远他们弓箭甚至普通弩炮射程的距离上,向他们投掷死亡的重锤。
科学的意志,在赋予了军队明察秋毫的眼睛、密不透风的通讯、高效流转的血脉之后,终于亮出了它经过精密计算、势大力沉的铁拳。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